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商大学国际贸易(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入世承诺

【答案】入世承诺是指一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向世贸组织所作出关于入世以后在经济、文化、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一系列承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的承诺主要包括降低贸易壁垒和开放服务业市场两个方面。这些承诺具体体现在中国加入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等法律文件中。

(1)在降低贸易壁垒上,中国承诺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包括关税的大幅下降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渐取消。

(2)在对外开放服务业方面,中国承诺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采取渐进式的开放,由管制较严的“试点”或部分禁止,到可预见的逐步准入,到完全开放。

2. 不完全竞争

【答案】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行业因具有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可能为少数企业所控制,从而产生垄断现象。它一般是指除完全竞争以外、有外在力量控制的市场情况。不完全竞争可以分为垄断竞争

垄断

和完全垄断寡头

三种。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

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3. 政府收入

【答案】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它是政府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

4. 劳动生产率

【答案】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即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劳动力,生产商品的数量。

5. 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

【答案】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是指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在新的国际价格下,各自把所有资源用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交换。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使福利水平提高,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分工所得。

6. 多边贸易谈判

【答案】多边贸易谈判是指集团内的和全球性的国际贸易谈判。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各国能够通过相互问的合作和分工来分享经济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但是在合作与交往的过程中,各国都希望其他国家对本国的商品与服务开放市场,但国内的一些集团利益又使得政府不愿意开放自己的市场。因此各国间不免发生利益冲突和贸易纠纷。由于不存在一个超越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从二战后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负责国际贸易多边谈判,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最大国际条约和组织机构就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之后由世贸组织负责。

7. 关税同盟

【答案】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由于各成员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致,各成员国之间不设海关。关税同盟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共同体。

8. 新古典贸易理论

【答案】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配置贸易模型和保罗•萨缪尔森的特定贸易模型。其关键假设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产品边际成本递增;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禀赋不同。

二、思考题

9. 假设A 、B 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 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 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 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答案】(1)由于B 国的资本劳动比例高于A 国(80/100>100/160), 所以B 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由于衣服的劳动资本比例高于食品(3>1), 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当所有要素被充分利用时,A 国所有劳动可用来生产衣服160/3单位,此时需要耗费资本160/3小于A 国拥有的资本含量100; 因此,最多能生产160/3单位衣服。

同理,A 国最多能生产50单位食品;B 国最多能生产40单位的衣服或40单位的食品。 (4)根据H-0模型的结论,服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应由劳动充裕的国家即A 国出口,食品为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应由资本充裕的国家即B 国出口。

10.下述例子中,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还是规模经济?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2)英特尔生产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 ;

(3)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复印机;

(4)中国是主要的电视机出口国;

(5)东南亚国家大量出口运动服装和鞋。

【答案】比较优势是指国际贸易中,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规模经济是指如果生产规模太小,劳动分工、生产管理等都会受到规模限制,产品的平均成本会比较高。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这种限制会减少,每单位投入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是因为存在比较优势。加拿大原木储量巨大,因此可以为国内造纸业提供充足便宜的原木浆,因此其在纸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英特尔生产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 是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全球巨大的市场绝大部分被英特尔和AMD 两家芯片厂商占领,并且英特尔在市场占有率上还略胜AMD —筹,因此其生产规模是巨大的,形成规模经济。

(3)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复印机是因为存在规模经济。美国和日本利用产品差异论,各自专门生产其复印机行业内相应品质和类型的机器,从而使规模效益递増而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规模经济。

(4)中国是主要的电视出口国是因为存在比较优势。中国生产电视占有比较优势是因为在装配电视的劳动力上具有比较优势。

(5)东南亚国家大量出口运动服装和鞋是因为存在比较优势。东南亚国家出口服装与鞋主要是由于其在劳动力上占有比较优势。

11.下述例子中,主要显示出的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

(1)云南省昆明市郊斗南镇的鲜花市场;

(2)天津的食街;

(3)微软公司;

(4)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5)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

【答案】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増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因此分析可以得到:

(1)云南省昆明市郊斗南镇的鲜花市场是同类型的企业组成的交易场所,利用的是外部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