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神经系统主要为豆状核变性。 由于铜在肝内蓄积而引起肝脏CT值明显增高。 眼角膜有Kayser-neioker环出现。 肝脏主要为坏死后肝硬化。
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发生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2年,病情加重1个月,伴发热、头痛就诊。查体T39.8℃,面部对称蝶形红斑,患者不能准确回答提问,伴定向障碍,颈部轻度抵抗。本病组织病理变化为() A.表皮角化过度。 表皮萎缩。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毛囊角栓。 真皮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胶原纤维嗜酸性变性。
在俞募配穴中,三焦俞常与何穴相配(). 石门。 关元。 中极。 中脘。 天枢。
梁门的定位是(). 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脐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1寸。 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脐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发生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2年,病情加重1个月,伴发热、头痛就诊。查体T39.8℃,面部对称蝶形红斑,患者不能准确回答提问,伴定向障碍,颈部轻度抵抗。提示该患者预后差的主要证据是() A.皮肤红斑。 脱屑。 发热。 口腔溃疡。 患者定向障碍。 头痛。
根据所提供的图像,最不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