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土地资源学(加试)之土地资源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土地储备,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1)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土地整理的内容是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

①农地整理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土地整理的主要方面。

a. 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此项整理又称为田、土、坎的归并整理,重点是把细碎、零散的地块集中起来(山区除外),便于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

b. 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等基本建设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对沟渠、林网、路网等进行规则化整理,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 农地改造它以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的,如改造,卜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坡地改为梯田等;

d. 复垦废弃土地、开发宜农荒地复垦废弃土地主要指农村抛荒土地的整理复垦;

e.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它包括村庄的治理,如治理“空心村”,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与空宅,缩井零散的小村落到中心村或集镇,增设公共、公益设施等;

f. 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进行整理;

g. 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主要指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的水土保持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如山体的绿化、陡坡地的退耕还林等。

②建设用地的整理对城镇而言,土地整理主要是立足于内部挖潜,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建成区内的闲散地,并对已被利用的土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城市功能的需要,在用途、布局与产出率方面重新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全面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并改善城市环境。

(2)土地储备的含义及其作用

①含义:土地储备,是指应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②作用:它可以通过土地储备这种形式帮助政府垄断土地的一级市场,并盘活存量土地,解决存量土地无人愿意开发的难题。同时,通过这种形式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提前规划,更好的实现土地规划的内容。

2. 面对21世纪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答案】土地资源学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今后需要不断的完善。随着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口益加剧,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主要取决于

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①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②土地资源(资产)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④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除此以外,山地资源开发己成为我国资源开发的重点,一些条件较好的山区将成为我国大农业发展的战略后备基地。为此,应尽快摸清山区土地资源家底,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为合理配置农林牧产业结构,实现山区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另外,还应加强对一些特殊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如滩涂、湿地、沙化土地等。

(2)提高对土地资源学科的认识水平

①加强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应重点开展我国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

③学科规范化问题,即规范一个学科的范畴。

3. 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因素主要有:

(1)土地资源的数量

主要考虑耕地、草地和可利用的水域等土地的面积。

(2)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

主要由土地资源的各种属性决定,如光照、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 土壤质地、养分含量、pH 值等土壤因素; 土地区位等社会经济因素。

(3)投入水平

投入水平主要包括物质和科技两方面投入的多少和高低。物质投入包括化肥、农药、机械等; 科技投入包括改良的种子、科学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等。

(4)生活水平

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包含很多方面,但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中,一般用人们所需要的食品数量来表示,有的以每年人均需要多少粮食计算,有的以每人每天需要多少卡的热量和多少克的蛋白质来计算。

(5)时间尺度投入

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中,需要选好时间尺度。要确定研究所针对的时期,还要预测相应时期人口、投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等的变化情况。

4. 土地经济评价中为什么要进行现金流量贴现分析?

【答案】(1)土地经济评价具有三个明显的经济学特性

①土地经济评价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生产消耗及价格均容易随时间而变化价格的短期变化而引起的改变可以利用平均价格而避免,但长期的价格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很难预测,因此,经济评价的结果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用,当市场形势和价格发生变化,其结果就必须进行更正,甚至需要从新评价。

②有的土地经济评价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假设为前提。如对于长期的投资或收益,要假设资金的利息或贴现率; 对于长期性的工程项目,要对工程的寿命进行假设。

③评价过程中,更加关注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如土地的产量或产值、土地的区位、土地的集约化水平等。

(2)现金流量贴现,是在假设利息和工程寿命的情况下,将未来的投资、成本费用或收益采用一定的公式换算为现在的价值(现值)的一种分析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评价中要进行现金流量贴现分析。

二、论述题

5. 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如何分析西北干旱区是21世纪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答案】西部地区的土地具有以下特点:

(1)土地资源数量丰富,人均占有量高。西部地区12省(区、市)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1.09%人均土地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9倍。21世纪我国的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已经成为了一项重大课题,而西部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为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明显。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形状况复杂多样,起伏极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有很多独特的土地类型,在其他地区无法复制。西部地区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为大开发中发展复合型农业提供了条件。

(3)未利用土地面积大,有开发利用潜力。截止2000年,西部地区未利用地占其土地总面积的33.5%,占全国未利用地的80%以上。

因此,在我国的土地资源基本己经开发到饱和的情况下,21世纪土地开发的重点必将放在对西部地区未利用土地的开发上。

6. 试述生物要素在土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生物要素特征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1)区域生物物种或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就直接引起土地资源类型或利用的更替,如以树木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演化为以草为主的草原生态系统,这样的物种变化或生态系统的变化,就土地资源类型与利用而言,就是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林地类型转化为以生产畜牧产品为主的草地类型;

(2)区域植被类型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形成景观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也是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