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628行政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民主集中制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民主制是指在国家生活中,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权以不同的合法方式积极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法律的讨论,参加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充分体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集中制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合理集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建立全党和全国正常秩序、实现管理意志统一、行动一致的基本保证。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2. 行政回避制度
【答案】行政回避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与所处理的事务有利害关系,为保证实体处理结果和程序进展的公正性,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请求,有关机关依法终止其职务的行使并由他人代理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回避的范围是:
(1)职务回避。即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
(2)公务回避。指国家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者涉及与本人有上述职务回避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3)地区回避。指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国家公务员除外。
公务员回避制度对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和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有重要意义。
3. 分赃制
【答案】政党分赃制是指在美国19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官吏任用制度,即政党在选举获胜以后,把官职作为战利品据为己有,公开在其支持者之间进行肥缺分赃。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中的公务人员没有专门的招聘手续,工作表现不受重视,职务晋升无人过问,人们不把为政府部门服务作为一种终身职业,没有任何保障可以使公务人员不受政治变迁的冲击。分赃制的特征是:当选总统把政府官职当作战利品,合法、公开地分配给亲信和本党在竞争中出力的人员。这种官吏仟用制度,造成了政府工作效能的严重低下。
4. 管理审计
【答案】管理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的审计类别,它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它的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富有
效率。管理审计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一面将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水平。管理审计通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指导企业在未来改进管理系统的结构、工作程序和结果提供了依据。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管理过程审计和管理部门审计。
5. “突变式”改革、“渐进式”改革
【答案】突变式,,改革指在较短期内,对行政体制进行大幅度调整和变革,能迅速改革、改变旧体制,但阻力和风险较大。“渐进式”改革则指用较长时间对行政体制各方面进行逐步阶段性的调整和变革,较为稳妥,进程相对缓慢。
6. 绩效性原则
【答案】预算编制的绩效性原则指部门预算应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问效,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中央部门和财政部要将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考评结果分别记入中央部门项目库和财政部项目库,并作为财政部以后年度审批立项的参考依据,以强化对部门预算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和使用效益的考核分析,促使预算资金的安排由“重分配”向‘·雷管弹,,转变。
7. 专门监督
【答案】指在行政管理主体内部设专门监督机关,即专门监察机关实行的监察活动。我国行政管理专门监督中,最为核心、常用、有效的专门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机关实行的行政监察活动。国家行政监察机关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在我国县及县以上各级政府中都有设立。它在上级行政监督机关和所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独立地行使监察权,只服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因而其监督地位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a. 行政监察体制。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实践中,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监察机关。当前国家行政监察机关与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
b. 行政监察形式。检查监督执法情况; 受理控告和检举; 调查处理违纪行为; 受理申诉。
c 行政监察权限。我国行政监察机关权限包括:检查监察对象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情况,查处违法行为; 受理对监督客体违法、违纪行为的申诉和控告; 审议本级政府任命人员的纪律处分事项; 教育监察对象遵纪守法; 制定、颁布监察工作相关规章、命令和指示。
8. 行政信息存储
【答案】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管理中继加工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指将加工处理后的行政信息按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检索和有效利用的基础。具体包括两层含义:①将加工后的信息,按一定规则,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 ②将这些信息载体,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组成系统有序的、可供自己或他人检索的集合体。科学合理的信息存储,有利于方便用户检索和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信息管理。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是信息
采集与信息利用之间的纽带。信息存储应遵循统一性原则、记录准确原则、编排有序原则、便捷性原则和安全原则。
二、简答题
9. 简述行政沟通的渠道。
【答案】沟通渠道是沟通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行政过程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之一。行政沟通渠道对行政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渠道质量上一一渠道容量和长度,当质量一定时,渠道形态的选择也重要。
(1)沟通渠道的容量与长度
①沟通渠道容量。指渠道能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渠道传递传播源发出信息的能力。根据信息沟通基本原理,所有的渠道容量都有限度,当行政沟通信息接近容量限度时,沟通就会达到最佳状态。
②沟通渠道长度。指从传播源到对象间的距离,它是沟通所耗费的时间与速度的乘积。渠道长度对行政效率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渠道越长,原始信息完全通过的就越少”。此外,信息本身有时效,如沟通渠道太长,等信息到达,良机己失,时效己过。
(2)行政过程中的沟通渠道选择
①根据传播学原理,不同沟通渠道沟通的节奏与频率,沟通内容与规模都不同,如社交场合的寒暄、来访接待等。组织沟通渠道有一定的规律,如每隔多少时间开一次会、作一次报告等。大众传播渠道最有规律,因媒体必须严守纪律,定期发送信息。如报纸有日刊、周刊,广播电视各栏目也有规定的播出时间。
②从沟通速度来讲,大众传播渠道的传递速度十分快捷,而且传播覆盖范围广。由于行政沟通有些内容需要控制沟通范围,因此,行政沟通以组织沟通渠道为主,组织的结构与性质不仅决定内向沟通的方式与速度,也决定组织如何把握外向沟通方式。
③行政信息由于内容的特殊性,哪些可公开传播,哪些不能公开传播,哪些要在时机成熟时才公开传播,这是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对传播渠道作出慎重选择。该保密的就不能泄漏,不该封锁的不要控制,这种选择也是行政管理的内在要求。
总之,行政沟通的渠道需要根据不同的行政组织特点选择不同的沟通类型,以此来实现行政沟通的目的。
10.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案】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期,政府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民众的风险承受心理尚未成熟,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管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多方面的原因让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在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状态下,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突显。
(1)我国正面临公共危机频发的威胁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都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