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由于其染色体数目少、次生代谢产物种 类多、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等特点,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倍受青睐。本文以组织培养 的丹参幼苗为材料,构建丹参cDNA文库并进行大规模EST序列分析,开展丹参外 源基因高频转化体系的研究,为丹参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 下: 1.通过对尿素法、CTAB法、苯酚法、热硼酸改良法、异硫氢酸胍法丹参RNA 提取质量的比较,在异硫氢酸胍法的基础上,加入10~20%的低浓度乙醇沉淀多糖 及次生代谢物,建立了丹参高质量总RNA的提取方法。提取的RNA OD_260/280为 2.03(±0.04),得率为100 μg/g新鲜材料,为丹参的基因克隆、cDNA文库构建、 Northern blotting分析等研究奠定基础。 2.利用Invitrogen的pBluescript IIˉXR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丹参 cDNA plasmid文库,通过平板菌落统计计算库容为1.2×10ˉ5,推算对取材时期丹 参表达基因的覆盖倍数为1O倍以上,具有良好的覆盖率,适合进行取材时期基因 表达谱、EST分析等后续研究。 3.随机挑选12,056个cDNA克隆进行5’端的大规模序列分析,测序成功率 89.5%。利用mass editing程序(http:∥WWW.mrc-lmb.cam.ac.uk/punseq/manual/pregap4 _unix_toc.html)去载体、接头以及低质量序列或较短的序列。获得了有效EST序列 (Read length≥100bp)9,664个,序列平均长度为41lbp。 4.通过EST Analysis Pipeline SystemˉTM Program对9,664条有效EST进行序列 拼接和组装,得到1,492个重叠群(Contigs)和3,545个单拷贝EST(Singletons), 共计获得5,037个独立基因(Unigenes),其中单拷贝基因占到73.9%。 5.分别利用NCBI的Blastn、Blastx以及SWISS-PROT的Blastx工具对基因 进行功能注释,分别有1,055,3,428,1,615条基因得到了注释,完全没有注释的 基因有1594条,占获得基因总数的31.6%。 6.利用“GO”分类分析,对所注释的基因从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 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分析。分别有3,130、4,229、和4,789个基因被归类到细胞组 成、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分枝中。 7.利用“PATHWAY” 分析对涉及代谢过程的2,689个基因进行了代谢途径 分析并对其在KEGG代谢图谱中的位置进行了标示。所有基因共涉及607条代谢 相关的酶,可归入11个大的代谢途径,其中归类到糖类代谢、氨基酸代谢、辅酶 和辅因子代谢以及外源物质生物降解途径中的酶较多,这可能与所取材料处于异 养状态有关。 8.通过“Digital Northern”分析,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文库中与生长发育相关 的基因如生长素诱导蛋白基因、茎特异蛋白基因和逆境胁迫相关的基因如胚胎发 育后期丰富蛋白基因、水通道蛋白基因、硫素蛋白基因、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等得 到了超丰度表达,这类基因的EST数占到总EST数的9.77%,该结果与实验选材 特征基本一致。 9.初步筛选影响了丹参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因素,确定了丹参农杆菌转化的基 本程序:试管苗茎尖在MS培养基上继代培养10d,切取叶片切块预培养ld,过 夜培养农杆菌菌株至OD_6000.8~1.O,离心收集菌体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至 OD_6000.4,浸染25 min,共培养3d,芽诱导选择培养2次,每次10d,然后生根 选择2次,每次15d,最后在MS基本培养基上生根和继代培养。其中预培养、 共培养、芽诱导培养培养基为MS附加BAP4.4 μmol·1ˉ-1和NAAO.5 μmol·1ˉ-1,生根 选择及生根和继代培养基为不含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芽诱导选择及生根选择 过程选择压均为卡那霉素60 mg·1ˉ-1,抑菌素为头孢霉素200 mg·1ˉ-1。 1O.通过转化共获得抗性芽71株,经PCR,Southern blotting和GUS活性检 测表明转化率为79.4%。 本研究为丹参功能基因组研究和遗传操作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