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小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的兴趣主要集中于游戏上,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学习。怎样让学生把这种兴趣转化到教学内容上,这就需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指导,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的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景,分配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论文研究过程中所做工作如下:
1.针对笔者所在的学校——延安实验小学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明确调查目的,对任务驱动法运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收到了教师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总计314份,得到了笔者所在学校关于任务驱动法运用情况的真实数据。
2.在任务驱动法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延安实验小学学生的特征,对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应用过程进行设计。在具体设计时从任务的设计、出示、分析、完成、评价、拓展等方面着手,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改进,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现任务驱动法的优越性。
3.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实验。从三、四、五年级选取初始水平尽可能一致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和传统教学法,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总结、分析;进一步根据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实验组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及小组合作情况普遍好于对照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任务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及协作能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