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作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模式;有序化教学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主要在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一定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并且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语言应用教学,都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顺序清晰,学生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得到逐步提高,教学效果明显。但作为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一直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小学到高中十几年的时间里,师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害怕教作文”的局面。

      作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软肋,存在诸多问题。作文教学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独立教材,年级更没有统一的计划安排,老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也不知道学什么,使得作文教学呈现盲目性、无序化的特点;教师每学期都会有教学计划,却鲜少有涉及作文教学方面的计划,对于让学生每学期写多少文章,每次写什么内容,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效果,都不甚清晰,作文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学生将作文列入语文学习害怕之首,有很强的畏难情绪,学生的写作过程从审题立意到选材,再到组织语言,基本上是自己完成,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写完作文后学生也不会有修改的意识。

      如何构建一个有序的作文教学模式,成为一直以来困扰许多教师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所在学校的师生进行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从学生、教师、教材体系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然后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高中作文教学的体系,对典型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分类探讨,总结出其中值得学习和推荐的方面;最后在吸收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序化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所在班级进行试验,得出效果并进行反思分析。

      有序化教学模式以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根据高中划分的三个自然年级,把作文训练分成高一、高二、高三三个阶段。充分尊重高中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并依据文体不同,对各阶段学生设定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要求。希望可以改变作文教学无序化的特点,将作文教学的序列进行重新构建,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