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确定内容效度的主要方法是( )。

A. 统计分析

B. 专家判断

C. 经验判断

D. 复本信度

【答案】B

【解析】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法,其工作思路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吻合程度作出判断,确定测验的题目是否代表规定的内容。

2. 取样是指从( )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 总体

B. 群体

C. 目标人群

D. 样本

【答案】C

【解析】符合某种测验的被试的人就是目标人群,但是要全部拿来做测验的话又不现实,所以取样是指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3. 如果要建立两个测验的等值关系,这两个测验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

A. 信度相等

B. 长度相等

C. 效度相等

D. 测验总分的标准差相等

【答案】A

【解析】测验等值的条件为:同质性、等信度、公平性和可递推性。

4. 下列对待测验的态度,正确的是( )。

A. 测验使用者主要看他的能力,不一定要接受专业训练;

B. 选择测验时主要注重信度,效度只作为参考;

C. 解释测验结果不仅要看测验分数,还要参考其他相关资料

D. 测验结果保密是有限的,某些领导或机构可以查看

【答案】C

【解析】测验分数必须与某种参照系统比较,方能显出它所代表的意义;只有够资格的心理测验工作者才能使用心理测验,才能担任主试;测验结果要严格保密,未经一定的审核手续,不得外传;所选量表应该是信度、效度均较高的测验工具。

5. 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有时会因为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造成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这种影响测验成绩的因素是( )。

A. 反应定势

B. 应试动机

C. 应试技巧

D. 练习效应

【答案】A

【解析】个体回答问题的习惯被称为反应定势或反应风格,常见的反应定势有:①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②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③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④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⑤猜测的反应定势。

6. ( )量表中首先使用了智力年龄的概念。

A. 比纳一西蒙

B. 斯坦福一比纳

C. 韦克斯勒

D. 瑞文

【答案】A

【解析】1908年的比纳一西蒙量表是第一个年龄量表,提出了智力年龄的概念。斯坦福一比纳开始用智商的概念。

7. 欲探讨当前我国汉族5岁儿童与苗族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特点,下列工具哪种较为适合( )。

A. 最新原版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B. 罗夏克墨迹测验

C.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中国版)

D. 瑞文图形推理测验(中国版)

【答案】D

【解析】瑞文图形推理测验是一种非文字型的图形测验,属于团体智力测验,瑞文图形推理测验属于公平性测验,并且儿童识字也比较困难。因此,适合选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

8. 在( ) 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A. 年龄

B. 态度

C. 智力

D. 人格

【答案】A

【解析】年龄量表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发展水平。个人在年龄量表上的得分指出了个体的行为在正常发展方面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9.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验长度与信度指标的关系是( )。

A. 测验越长,信度越低

B. 测验越长,信度越高

C. 信度越高,测验越长

D. 信度越尚,测验越短

【答案】B

【解析】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测验题目的数量也影响信度。题目越多,信度越高。

10.对不同测验分数进行比较时,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个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比较。

B. 量表测量的内容不同是分数不具可比性的重要原因。

C. 分数不能比较的原因还可能与常模团体不同有关。

D. 即使将两个测验都对同一样本施测,做线性等值转换后,两个测验的分数仍然没有比较的可能性。

【答案】D

【解析】两个测验的内容不同,但是样本是一样的,那么将结果做线性等值转换后,两个测验的分数还是可以做比较的。

二、名词解释

11.心理健康评估

【答案】心理健康评估是开始于20世纪初的一项社会工作,评估的对象涉及病人和健康人。心理健康强调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其评估的内容涉及这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健康史自我报告、个人档案、观察、晤谈、生物医学检查、心理测验等。心理健康问卷是心理健康评估主要的标准化手段之一,是用来量化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测量工具。在心理健康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常常需要对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