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An Intertextual Reading of David Lodge’sNice Work

关键词:互文,仿作,戏仿,引用

  摘要

戴维•洛奇(1935-)是英国杰出的,多产的小说家和评论家。作为小说家,戴维•洛奇主要因他的校园小说尤其是校园三部曲:《换位》(1975),《小世界》(1984)及《美好的工作》(1988)而著名。本文主要分析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美好的工作》。论文主要从互文性角度来分析小说与其它文本的相互照应关系且阐述了其建构功能,并对互文性研究在小说中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序论部分简要概述了作者的文学成就和《美好的工作》在互文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主要介绍互文性理论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方面的体现和米歇尔•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戴维•洛奇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一些互文性技巧如:仿作,戏仿,直接引语和影射等。第三章是对《美好的工作》在广义上与撒切尔政府下的社会现实间的互涉关系的详细分析。首先分析的是托利党政府领导下的工业和教育情况。历史大背景回荡在文中,为小说的互文提供了社会现实方面的参考。其次是对细节地分析,如对维克•威尔考克斯所听音乐和车后窗上贴的标语方面形象地分析体现了对撒切尔领导下的英国地戏仿。第四章通过对一些互文技巧:仿作,戏仿,影射,直接引用,人物刻画,命名艺术地分析,揭示了它们对文本建构和解构的功能,阐述了《美好的工作》与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表明了小说主题的深刻含义。第五章说明互文性解读《美好的工作》的文学研究意义。首先对作者的作用意义方面进行了探讨,另外互文性解读说明了戴维•洛奇是采用后现代手法叙述现实的小说家。本文的结论是:《美好的工作》是一部能够构建多种互文关系的小说,互文性角度的解读揭示了小说主题和作者的高超艺术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