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安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 )。

A.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C. 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

D.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答案】A

【解析】中华革命党及由其易名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大革命失败后,由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来的左派,为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动统治而建立的政党。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为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党的前身,当时被称为“第三党”。

2. 请阅读一首毛泽东诗词:“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

头捉了张辉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首词是红军哪一次军事斗争的反映( )。

A. 第一次反“围剿”

B. 秋收起义

C. 第二次反“围剿”

D. 第三次反“围剿”

【答案】A

【解析】该诗作于1931年早春,其实正值冬春交替之节令。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呈现出一派万千林木被霜染红、烂漫盛开之景,虽有寒意却处处给人以温暖如春之感。诗人笔下根据地冬天生机盎然,就在这勃勃向上的画面中,冬日正义的肃杀之气正严正以待。因为就在1930年的岁尾,蒋介石正集约! 一万大军以伪江西省主席、国民党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官,第18师师长张辉攒为前线总指挥向我们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围剿”

3.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个回合是( )。

A. 共和与专制之争

B. 立宪与共和之争

C. 问题与主义之争

D. 文学革命与文学改良之争

【答案】C

【解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在社会改造的声浪中竞相传播,互相批评和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从1919年到1922年,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三次争论。1919年下半年,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的改良主义进行了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问题与主义的论争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争。接下来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是关系到中国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组织无产阶级政党,要不要用革命的手段来改造中国社会的大争论。第三次是同无政府主义的争论,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强权、一切国家的谬论,强调了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4. 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

A.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C.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

D.1988年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

【答案】C

【解析】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

A.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C.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 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答案】C

【解析】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会议确定了党的下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准备。

6. 抗口战争时期,口本侵略者将华北沦陷区矿业、钢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交由口本公司专营,打出的名义是( )。

A. “军管理”

B. “委托经营”

C. “中日亲善”

D. “中日合办”

【答案】A

,【解析】“七七”后的第一年内,敌人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方式,在华北采用“军管理”

在华中采用托经营”(即由被委托的“公司”经营)。但是由于工矿遭到破坏,工人离散,资本缺乏,这种“经营”、理”办法归于失败,生产、运输、贸易陷于停顿状态。“以战养战”政策提出后,敌人改用“中日合作”方式。

7. 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的是( )。

A.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C. 提出了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D. 提出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任务

【答案】D

【解析】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村召开。这次会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今后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8.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一论断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九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解析】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9.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大力提倡进行社会调查。为此,1930年5月他专门写了《调查工作》一文,该文提出( )。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反对本本主义”③“调查就是解决问题”④“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⑤“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⑥“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