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432统计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利用相关系数如何判断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答案】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在关关系;若相关关系;若相关关系。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时. 可视为中度相关;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弱。对于一

时,

可视为高度相关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

个具体的r 取值,根据经验可将相关程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时。视为低度相关;

之间。若

表明变量

之间存在正线性相

表明x 与y 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若表明x 与y 之间为完全负线性相关关系。可见当

表明x 与y 之间为完全正线性时,y 的取值完全依赖于X ,

二者之间即为函数关系;当r=0时,说明两者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可能存在其他非线性

相关程度极弱,可视为不相关。但这种解释必须建立在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基础之上。

2. 统计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

【答案】在进行统计分组标志选择时要遵循三个原则:

(1)应根据研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同一研宄总体,研宄的目的不同,可选用的分组标志也不同。

(2)要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一般情况下,社会经济现象有多种特征,在选择分组标志 时,可以使用这种标志,也可以选择另一种标志,这就需要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主要的、能抓住事物本 质的标志进行分组。

(3)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与经 济条件下,选择的分组标志也不一样,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3.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实质是什么?并说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

【答案】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实质是研宄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为:

(1)按要求检验的个水平的均值是否相等,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构造检验统计量,计算各样本均值(3)计算样本统计量(4

)统计决策。比较统计量拒绝原假设。

样本总均值

的值。若

误差平方和

拒绝原假设;反之,不能

4. 简述平稳序列和非平稳序列的含义。

【答案】(1)平稳序列是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序列。这类序列中的观察值基本上在某个固定的水平上波动,虽然在不同的时间段波动的程度不同,但并不存在某种规律。其波动可以看成是随机的。

(2)非平稳序列包含趋势、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序列,它可能只含有其中的一种成分,也可能是几种成分的组合。因此,非平稳序列可以分为有趋势的序列、有趋势和季节性的序列、几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复合型序列。

5. 方差分析中的基本假定。

【答案】方差分析中有三个基本假定:(1)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对于因素的每一个水平,其观测值是来自正态分布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2)各个总体的方差的。

6. 简述复合型时间序列的预测步骤。

【答案】复合型序列是指含有趋势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成分的序列。对这类序列预测方法通常是将时间序列的各个因素依次分解出来,然后再进行预测,分解法预测通常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确定并分离季节成分。计算季节指数,以确定时间序列中的季节成分。然后将季节成分从时间序列中分离出去,即用每一个时间序列观测值除以相应的季节指数,以消除季节性;

(2)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对消除了季节成分的时间序列建立适当的预测模型,并根据这一模型进行预测;

(3)计算出最后的预测值。用预测值乘以相应的季节指数,得到最终的预测值。

7. 说明计算

统计量的步骤。

统计量的步骤:

之差平方;

除以

必须相

同。也就是说,对于各组观察数据,是从具有相同方差的正态总体中抽取的;(3)观测值是独立

【答案】计算(2)将

(1)用观察值减去期望值(3)将平方结果

(4)将步骤(3)的结果加总,即得:

8. 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相比,抽样均值抽样分布的标准差有什么不同?

【答案】样本均值的方差与抽样方法有关。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均值的方差为总体方差的

去修正重复抽样时样本均值

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样本均值的方差则需要用修正系数

的方差,即

对于无限总体进行不重复抽样时,可以按重复抽样来处理,因为其修正系数对于有限总体,

当N 很大而n 很小时,其修正系数

来计算。

也趋向于1,

这时样本均值的方差也可以按公式

趋向于1;

二、计算题

9 一家房地产评估公司想对某城市的房地产销售价格.(y )与地产评估价值和使用面积’

评估数据,经回归得到表1和表2中的结果

1

房产评估价值

建立一个模型,以便对销售价格作出合理预测。为此,收集了15栋住宅的房地产

2

(1)写出销售价格对地产评估价值、房产评估价值、使用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各回归系数的

(2)检验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