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好莱坞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关注。冷战开始后,以美国政府为首的反共势力一心想把好莱坞纳入冷战体系。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来自政府部门的“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HUAC)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同时,来自非政府的力量如“保护美国理想电影联盟”(MPAPA)和“美国退伍军人协会”(AL)等组织,以及好莱坞内外的保守人士等,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HUAC举行的听证会是上述各种反共势力的集中体现。这些反共势力的活动对好莱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强大的压力下,好莱坞也做出种种回应,主要以合作为主。但在此过程中,好莱坞并没有完全盲从,而是与这些干涉保持着一定的偏离。以上现象皆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考察了以下几个内容:一、各种反共势力将好莱坞纳入冷战体系的打压和监控机制、它的运作程序、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和影响;二、好莱坞与反共势力干涉间既合作又偏离的关系、其在冷战初期不同阶段的变化和作用;三、好莱坞自身传统对冷战时期的好莱坞所起的作用;四、好莱坞在强化和加深冷战意识过程中的作用等。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探讨好莱坞在初步被纳入冷战体系的过程中,各方的表现及作用,并追溯了冷战前好莱坞的反激进主义(共产主义)传统。
冷战前的好莱坞也存在着反共产主义传统,它对理解冷战初期的好莱坞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冷战伊始,围绕着1947年的听证会,美国各种反共势力紧密合作,共同干涉好莱坞,进而形成打压和监控好莱坞的反共机制,并在好莱坞形成一种带有臆想症式的冷战氛围。虽然反对干涉好莱坞的声音一直存在,但最终反共势力占了上风。具体表现为:好莱坞的统一战线遭到瓦解、针对好莱坞不友好证人的黑名单开始出台、好莱坞开始拍摄纯粹意义上的反共电影等。
第二章主要探讨冷战氛围白热化下的好莱坞。此时美国各种反共组织和个人都行动起来,在好莱坞掀起一股强烈的反共浪潮,从而将好莱坞彻底纳入冷战体系。
随着美国国内外反共氛围的强化,各种反共势力再次对好莱坞发动攻击。1951年,HUAC又举行了针对好莱坞的听证会。与1947年相比,此次听证会影响更广,迫害更深。之前一些不友好证人纷纷变节成为友好证人,而友好证人则更加肆无忌惮地指证他人。听证会后,黑名单体系全面展开。HUAC在1953和1954年又举行了几次听证会,将调查的范围扩展至整个娱乐界。此时FBI对好莱坞的监控也升级了,开始涉及以前一直回避的电影内容。另外,其它政府部门也纷纷开始干涉好莱坞,如总统艾森豪威尔、中央情报局等。非政府的反共力量开始利用各种渠道制作、出台黑名单和灰色名单。这一时期,好莱坞进步主义势力非常微弱,反共势力却非常嚣张。同时,好莱坞的反共电影进入了繁荣期。表面看来,这一时期纯粹意义的反共电影在数量上和前期相比变化不大,但此时期反共因素几乎出现在每一种传统的类型电影当中。这些电影无论在票房还是在影响上,都大大超过前者。
第三章着重探讨了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的好莱坞。这一时期美国的政治环境十分复杂:一方面反共产主义的声音依然很响亮;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缓和的迹象。在此背景下,HUAC仍在举行着针对娱乐业的听证会,但相比从前,听证会的数量及频率减少了很多,好莱坞也不再是听证会的主要目标。此时期听证会的最大特点为:友好证人越来越少,不友好证人日益增多。相应地,好莱坞出品的反共电影也越来越少,到1956年之后,这类电影基本销声匿迹了。1960年,黑名单体系被打破,好莱坞终于逐步摆脱反共势力的公开干涉,走向缓和。
第四章对好莱坞和冷战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探讨。HUAC举行听证会的目的,是为了清除好莱坞的“非美”活动,但其行为本身就是“非美”的。这种“非美性”在好莱坞形成一种臆想症式的冷战氛围。同时,它也对好莱坞造成很大伤害,具体表现为黑名单体系的危害和社会问题电影遭到打压等。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好莱坞对冷战的质疑一直存在。这种敢于质疑的特性形成于二战时,正是这种质疑精神让好莱坞在1960年后逐渐摆脱了各方的公开干涉。
总之,HUAC、FBI以及好莱坞内外的反共组织及个人等,组成一种“铁三角”,共同打压和监控好莱坞,并对好莱坞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好莱坞也为营造和深化冷战意识发挥了一定作用。在此过程中,好莱坞自身的传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冷战初期好莱坞对传统的延续性及自身的独特性。围绕冷战对好莱坞展开研究,对理解当代美国电影及政府对大众传媒的管理与监控等,都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冷战干涉文化其它方面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