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2岁。因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于5个月前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后维持抗排异治疗。近2周来发热,38.5~39℃,轻咳伴气急。X线胸片示两肺弥漫性细小结节状影,约0.8mm大小,分布比较均匀,其中部分融合。拟诊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确诊,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A.结核菌素试验。 细菌学和(或)病理学检查。 血沉。 CT或MRI。 肺功能测定。
女性,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个月来感乏力,2天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上例患者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药物敏感试验对主要抗结核药物均耐药,其治疗应考虑() A.手术。 增加药物组合品种。 增加药物剂量。 改用静脉给药途径。 局部给药(雾化吸入或滴疗)。
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有症状是() 失眠。 面白。 健忘。 多梦。 心悸。
女性,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个月来感乏力,2天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本例治疗方案拟定在下列组合中以哪一组比较适合() A.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原方案不变。 利福平、吡嗪酰胺与氟嗪酸3种新药联合。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联合。 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原方案再加环丙沙星。 利福喷汀、吡嗪酰胺与阿米卡星联合。
以下项目中不属淋证的特征者,为() 尿痛。 尿频。 尿多。 尿有砂石。 尿急。
带下量多色白、清稀如涕者,多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