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侨大学旅游学院760人文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当代世界面临哪些共同的问题?

【答案】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过快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沉重负担。目前全球人口已突破70亿,其中94%的增长出现于发展中的国家。人口的激增必然导致人类向“地球母亲”索取更多要求和南北差距扩大。

(2)资源短缺

资源短缺是全人类将要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我国石油、天然气、钢、铁、锰、铬、贵金属及磷、钾盐等重要矿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 人均耕地不及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3,半数以上城市缺水。我国是存在资源短缺危机的最大发展中国家。

(3)环境退化

环境退化已成为当代全人类面临的紧迫危机。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得人们能以空前的规模改变着地球的面貌。随着今后工业化、城市化趋势的加强,问题将更为突出。

(4)发展失衡

当代世界正处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发展的不平衡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平衡表现却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过多地消耗了世界资源,却未对由此产生的环境后果承担应有的责任; 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人口增长、贫困和环境退化的多重压力。泡沫经济、金融危机。民族纠纷困扰着经济的发展。

2. 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答案】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

(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①哈格斯坦德(瑞典)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②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a. 能力限制因素

如个人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

b. 共轨限制因素

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地点的需要,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

c. 权威限制因素

如一些活动时间、地点,很大程度上是按领导的意愿来安排的。

(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①行为特征

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型一一理智型、巴甫洛夫型一一刺激反映型、弗洛伊德型一一情绪型、维布雷宁型一一从众与名望。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和性格不同,消费行为方式也有差异,从而造成购物行为空间的差异。

②商业环境

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能否形成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取决于能否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一般消费者购物总是倾向于出行高级商业中心和距自己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购买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选择高级商业中心、购买日用消费品选择距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

③居住地环境

居住地的远近与交通便利程度影响购物行为。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在购物行为决策上消费者优先考虑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优越的交通条件可使消费行为空间扩大,购物行为决策面拓宽。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影响最大。

④社会环境

不同的家庭阶段性、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年龄层次、审美观念影响购物行为。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消费行为空间也有影响,社会群体的影响常会导致消费者行为表现为维布雷宁型。

(3)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只能在业余进行。普通的交际活动次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亲属之间的交往则受距离的限制较少。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活动有关。

3. 从观点、内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等方面对人地关系理论中的可能论和文化决定论进行比较,并对这两种理论进行评价。

【答案】(1)可能论

①观点: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小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小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②内容: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③产生:这种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

④发展:白吕纳对这个理论进行更深入研究,将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适应的选择能力这个命题

有了进一步发展,他认为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他说,“心理因素是随不同社会和时代而变迁的; 人们可以按心理的动力在同一自然环境内不断创造出不同的人生事实来”。在人地关系方面,他说:“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

⑤评价: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地理学界,可能论的思想中在研究人地关系方面获得较多的支持者。他们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不应忽视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许多文化现象中,自然环境留下深刻的影响。文化遗产在影响人的行为方面,其作用的重要性不亚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2)文化决定论

①观点:一些人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②内容:一些人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③产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特别是在一些国家,为了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设计和建设了一些伟大的工程。例如,在一些河流上,建造了巨大的水坝,把河水拦蓄起来,形成了大面积的水库。水库中储存大量的水,不仅可发电,还可以防洪、灌溉、改善航运、供水,这些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能改善环境。加上一些地方大规模地植树造林,改善小气候,防止沙漠化,收效显著。④评价:①文化决定论一味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塑造作用,描述不同文化塑造出各自独特的人格特征。在逻辑上,已经把人格假定为文化的产物,人格是被动地由文化塑造出来的。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是因与果的决定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单向关系。

②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人格割裂开了和抽象化了,把二者仅仅外在的对应起来,缺乏对二者的具体内容的分析,也没有对二者之间的具体过程的解释。

4.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答案】(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

①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它把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组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

②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③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表现在:旅游产品不能储存,而旅游需求的季节波动又非常大:旅游需求受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影响

(2)旅游与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对十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