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的扩大,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课堂也不再是获取知识技能的唯一渠道,课堂之外的其它学习资源也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那些隐藏于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并或多或少的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方式、引导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成长。本论文以中学为背景、以存在于中学的音乐隐性课程资源的研究为出发点,结合中学生生心理发展特点,从音乐隐性课程的概念、中学音乐隐性课程的存在意义、呈现形式、学校音乐隐性课程的实地调查、开发途径及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存在于中学音乐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第一,绪论。这部分阐述了音乐隐性课程的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等。
第二,隐性课程与音乐隐性课程。在对隐性课程的概念、发展状况和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音乐隐性课程的概念、发展概况、作用和特征等内容。
第三,中学音乐隐性课程的呈现形式与存在意义。这部分是针对学校中的隐性课程进行分析,简单论述了在中学校园中音乐隐性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存在意义,以及它和显性音乐课程的关系,为下一章节的论述做好理论铺垫。
第四,音乐隐性课程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笔者通过调研活动,走访了四所中学,以课堂观察与听课、座谈、问卷分析等的方法来收集信息和数据,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全面的了解学校课堂内外的音乐隐性课程的存在情况和实施现状,同时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剖解。
第五,音乐隐性课程的开发途径与展望。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音乐隐性课程的开发途径,主要途径有课堂内外:课堂教学中要从教室环境、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和教师个人等四个方面来建构;而课外的开发途径主要从静态的校园文化和动态的音乐活动中来实施。音乐隐性课程的展望,中学音乐隐性课程会对学生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它的有效性也会越来越显著,可持续性也在逐步的显现出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