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健康的身体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动力的源泉。胡锦涛总书记就曾明确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可见健康的身体将直接促进一个人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幸福。
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是发展学生体质的关键所在,是形成终身体育观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现在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使学校和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以至于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严重缩水,剥夺了中小学生接受身体教育的机会;同时由于地方经济差异较大,体育教育资金投入有限,致使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足、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的现象更加显著。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施行。2010年全国各学段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1.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2.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3.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4.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体质监测结果说明了我国各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还存在很多问题,也表明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任重而道远,体育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形势不容乐观,解决刻不容缓。
针对于此笔者以陕西省安康市各县区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不同类别学校的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同时对不同类别学校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以了解各学校的体育教学、体育设施和师资配备等相关情况,并将问卷进行及时的回收和数理统计与分析,得出如下调查结果:
(1)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与学生的性别、年龄及教育背景直接相关。
(2)体育教师的言行和讲课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3)安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年轻教师的比例较高;职称结构不合理;城乡差异较大,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较低,兼职教师偏多。
(4)安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参加培训的比例较低,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学术论文发表较少。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较陈旧落后,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5)安康市各中小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参加体育教学科研和课程培训的人员较少,这将直接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的指导方针的正确性和方向性。
(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的实施率较低,这主要是受到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的影响和领导的不重视,不能将文件很好的落实。
(7)场地和器材不足,调查中约有70%的学校反映学校的场地和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特别是农村学校器材短缺或陈旧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8)城乡差异较大,无论是教师配备、场地器材、教师培训、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评定上,农村学校都远不如城镇学校.
基于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2)加快安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职后培训工作。
(3)加大地方体育设施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基层学校的投入,确保《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在广大中小学校顺利开展的硬件设施。
(4)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有关阳光体育的宣传力度,对于村镇学校和区县学校贯彻实施政策状况进行体系评价,及时做出调整,缩小村镇和区县学校在国家政策贯彻方面差距。
(5)制定一套完善的体育评价体系,将体育教学纳入学校组织的听评课体系当中,进而端正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6)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征制定适合不同群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中小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并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7)鼓励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有关的体育课程培训和科研课题研究。
(8)完善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杜绝对音体美等薄弱学科的歧视和偏见现象。
(9)力求将安康市作为陕西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点,建立安康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形成统一的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