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阿罗分析市场一般均衡时得出的一个定理。其结论为:试图找出一套

,规则(或程序)从一定的社会状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种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

一般是办不到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包含两项重要假设:每个人的偏好是可以排列的; 每个人的偏好次序是传递的。

(1)根据阿罗的小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小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2)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意味着,不能从不同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社会偏好,即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并不存在。这表明,西方经济学没有能彻底地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2. 什么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一定是最优的吗?

【答案】(1)所谓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即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中,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2)纳什均衡不一定是最优的。纳什均衡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例如,在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情祝下,其中有一些纳什均衡就不是最优的; 即使在纳什均衡是唯一时,它也可能不是最优的一一因为与他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可能会小于与其他策略组合相对应的支付组合。

3. 比较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生产论的等产量曲线分析法。

【答案】从方法论讲,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生产论的等产量曲线分析法的实质是一样的。这两种分析法只是在相同的分析框架下,对分析工具赋予不同的经济术语而己。

(1)在效用论中,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的两个基本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在消费者的偏好给定的条件下,一般可以得到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该曲线符合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给定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直线型的预算线,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且为负值。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这两个工具,既可以分析消费者收入给定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又可以分析效用给定条件下的支出最小化。消费者的决策均衡点发生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相切点,在切点的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通常写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或者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那么,消费者会沿着收入一消费曲线来选择两种商品的消费量,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最小的支出。

(2)类似地,在生产论中,等产量曲线分析法的两个基本工具是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在厂商的生产技术给定的条件下,一般可以得到凸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该曲线符合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生产成本给定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直线型的等成本线,等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且为负值。运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这两个工具,既可以分析生产者成本给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又可以分析产量给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生产者的决策均衡点发生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相切点,在切点的均衡条件为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通常写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生产者的成本发生变化,或者生产者的产量水平发生变化,那么,生产者会沿着扩展线选择两要素的使用量,以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最小的成本。

二、计算题

4. 已知某君每月收入120元,全部花费于商品X 和商品Y 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U=xy,商品X 的价格是2元,商品Y 的价格为3元。求:

(1)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购买的商品X 和商品Y 各为多少?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

(3)假如商品X 的价格提高44%,商品Y 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其收入必须增加多少?

(4)假如某君原有的消费品组合恰好代表全社会的平均数,因而他原来的购买可作为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加权数,当商品X 的价格提高44%时,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多少?

(5)为使他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他的收入必须提高多少个百分比?

(6)你关于(4)和(5)的答案是否相同? 假如不同,请解释为什么某君的效用水平能保持不变。

【答案】(1)由效用函数U=xy。可得:

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分别为。 ,代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

可得:, 代入消费者预算方程2x+3y=120,求解可得:x=30,Y=20。

因此,为使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购买30单位的商品X 和20单位的商品Y 。

(2)由于商品X 的边际效用为:

商品X 的价格为p x =2,因此,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总效用为:

(3)现在,商品X 的价格为:. 。

代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可得:。

而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保持不变,为U=xy=600,求解可得:x=25, y=24。

将x=25,y=24代入预算方程,可得该消费者应该拥有的收入为:

收入增加为:

得:

(5)消费者收入提高的百分率为。 ,因此,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24元。 (4)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的百分率为价格指数增加额与原有价格指数之比,代入有关参数可

(6)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22%,而收入提高20%,两者明显不同。因为商品X 的价格提高了44%,在商品Y 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为取得同样效用,均衡购买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商品X 的购买量从30降为25,因而减少的支出为:

另一方面,商品Y 的购买量从20增加到24,因而增加的支出为:

,占原有收入120元的2%。因此,当价格指数提高22%两者相抵,净节省2.4元(=14.4-12)

时,收入只需要提高20%就够了。

5. 你认为花钱做广告宣传是完全竞争厂商获取更大利润的手段吗?

【答案】花钱做广告宣传不是完全竞争厂商获取更大利润的手段。分析如下:

(1)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每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的信息,所以不需要广告宣传。

(2)由于所有的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异的,所以,一般不会有一个厂商去为市场上所有相同的产品做广告。

(3)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每一个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非常小,而所面临的又是无数的消费者,这样一来,每一个厂商都认为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总可以卖出他的所有产品,所以,也不需要做广告。

厂商花钱做广告宣传只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即便增加产量,也会使得企业本来利润为零而出现亏损,因此花钱做广告宣传不是完全竞争厂商获取更大利润的手段。

6. 若一国粮食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 d =6-O.5P,供给函数为Q s =3+P。为支持粮食生产,政府决定对粮食进行每千克0.5元的从量补贴(产量单位为亿吨,价格单位为元/千克)。试问:

(1)实施补贴后,粮食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是多少?

(2)每千克0.5元的补贴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如何分配的?

(3)补贴之后的财政支出增加额是多少?

【答案】(1)当政府对厂商进行补贴后,供给函数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