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贸易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战略性贸易政策
【答案】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通过鼓励国内特定产业的发展和特定产品的出口,以限制国外特定产品的进口,来保持本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并进而提高一国经济绩效的贸易保护政策。该政策认为,为了保持本国某些前景远大或意义重大的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政策来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和特定产品的出口。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外溢”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布兰德一斯潘塞分析”。
2. 风险规避
【答案】投资收益的风险是影响个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人们不喜欢有风险的那种资产,人们的这种偏好叫做风险规避。风险规避的外币资产投资者对某一特定资产的需求除考虑预期的收益外,还会考虑资产的风险性。
3. 升值率
【答案】升值率是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百分比,可以用汇率变动的百分比来衡量一国货币的升值率。
4. 欧洲银行
【答案】欧洲银行是指接受欧洲货币存款的银行。1957年,因为东西方冷战,前苏联政府因为害怕美国冻结其在美国的美元储备而将它们调往欧洲,存入伦敦,由此导致了欧洲美元的产生。从事欧洲货币存贷业务的银行相应地被称为欧洲银行。
5. 支持自由贸易效率
【答案】支持自由贸易的效率依据是指,关税会给小国经济造成净损失(如图中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损失来自于关税扭曲了该国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动因。但是,采用自由贸易政策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消除上述扭曲并增进整个社会福利。因此,一国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图
6. 升值
【答案】升值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上升,又称“货币增值”、“通货升值”,是“货币贬值”的对称。货币升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答:从国内角度看,货币升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增加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提高其对金属的比价,以提高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而在现代纸币制度下它是指当流通中的纸币数量低于所需要的货币需要量即通货紧缩时,纸币价值上升。从国际角度看,货币价值表示为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具体表现为汇率的变动。这时货币升值就是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的提高,即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提高。
7. 实际贬值
【答案】实际贬值是指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实际汇率上升所引起的一国货币币值的下降。两国货币之间的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为:
当名义汇率不变时,若本国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汇率上升,表明本国货币的币值下降了。当两国价格水平不变,而名义汇率变化时,名义汇率的上升也将引起实际汇率的上升。这样,一国由于名义汇率上升而使本币名义贬值,也意味着本币的实际贬值。
8. 外部价格
【答案】外部价格是“内部价格”的对称,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相对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国际市场价格。在各国的贸易活动中,政府经常借助于各种关税或补贴等政策措施来实现有利于本国经济的目标。这些贸易政策会导致同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同的价格,其中,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称为“内部价格”,而相对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国际市场价格称为“外部价格”,以区别于其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
二、综合分析题
9. 给定对未来汇率的预期,国内实际GNP 的增加对汇率的短期影响是什么?
【答案】名义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国内实际GNP 增加会导致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如图所示,货币需求曲线从移到国内利率从升到本币升值,从移到
图
10.表1和表2说明了欧洲政府可以通过补贴获得战略优势的情形,而表3和表4则说明不能获得战略优势的情形。两种情形有什么重要的区别?也即决定补贴是否有效的普遍规则是什么?
表
1
表
2
表
3
4
【答案】当本国企业进入某个市场从而导致外国企业无法生存而退出时,对本国企业进行补贴才是有效的。补贴使空中客车公司的生产和利润增加,使波音公司的生产下降。可见,补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