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百分等级
【答案】百分等级是使用得最广泛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一个分数的百分等级可定义为在常模团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地位越差。
2. 表面效度
【答案】表面效度是指测验使用者或被试的主观认识上觉得有效的程度。顾名思义,表面效度就是一个测验在使用者或被试看来,直觉地认为它在测量什么,是否测到了测验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这种认识是主观的,严格说来,表面效度不算是效度. 它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但是表面效度可以取得被试者的合作。
3. 成就测验与能力倾向测验
【答案】成就测验是测量个体在各方面学习成就上所达到的结果和程度的测验。广义上包括学校内的学科测验、训练场所评量训练结果的测验、大学联考、高考等。能力倾向测验是为测量特殊能力或能力群而专门设计的工具,它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在某些学科或职业上成功的可能性。成就测验与能力倾向测验的异同:两者皆测量认知性特质,内容上有重叠之处。但能力倾向测验测量的是一般性、广泛的潜力,它可以产生在未受教育或训练之前;成就测验所测量的多为特殊性或局限性的能力和学识,是受教育或训练之后的学习成果。就测验功能而言,成就测验测量教育或训练的成果,着重于评量;能力倾向测验主要目的为预测个人在未来教育训练上可能有的表现。
4. 测量误差
【答案】测量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实测值是实际测量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所获得的测定值,也称实测分数X 。真值是被测量的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规模的取值,也称真分数r 。两者之差即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分数E 。测量误差可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种测量结果不一致,它对测量的信度、效度都有影响;后者又称恒定误差,由稳定因素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
5. 能力倾向
【答案】能力倾向是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此种潜能予以训练后,容易使个人获得某种知识和
技能。能力倾向测验
6. 信度与效度
【答案】信度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或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有时也称测量的可靠性。信度是衡量一个量表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
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或正确性,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效度是对测量工具的最基本的要求。效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测验越有效。
7. 标准九
【答案】标准九是根据标准Z 分数的公式衍化而来的一种标准分数。它将全部分数排在1分〜9分之内,均数为5, 除两端外,标准差为2。其计算公式为:标准九分=5+2Z。标准九已日益广泛地用于解释能力和学绩测验的结果。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适合用简单图表方式比较两种测验结果;只有一位数,计算机穿孔卡上可打成一行。其缺点是不够精密。
8. 人格测验的Q 分类法
【答案】人格测验的QW 分类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逊(1953)创立的一种测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自我观念、人格适应、身心健康等方面。这种方法是给被试看很多张(如100张)描述人格词语的卡片,要求被试按照卡片上词语所描述的人格特质,与自己进行对照,并分成1〜9个等级。根据所排列的描述与适合程度可以测量自我概念。该方法也可用来鉴别人格特质的个别差异。
9. 构思效度
【答案】构思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是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10.心理健康评估
【答案】心理健康评估是开始于20世纪初的一项社会工作,评估的对象涉及病人和健康人。心理健康强调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其评估的内容涉及这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健康史自我报告、个人档案、观察、晤谈、生物医学检查、心理测验等。心理健康问卷是心理健康评估主要的标准化手段之一,是用来量化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测量工具。在心理健康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常常需要对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以数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和解释,这一过程称为评定。
二、简答题
11.常模的含义
【答案】常模是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组在某种测验上的表现情况,或是一个与被试同类的群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
12.测验的标准化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标准化是指量具的编制、施测、记分以及分数解释的过程是一致的。测验标准化包括下列内容:
(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
要对所有被试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否则所测得的结果无法比较。
(2)施测过程的标准化
所有被试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接受测验。
①相同的测验情境。如统一的采光条件和桌椅高度、统一的场所布置等。
②相同的指导语。一是向被试说明测验的目的,以便解除被试的顾虑;二是向被试说明如何对测验题目作反应。指导语必须事先拟好,印在测验题目的前面,并且力求清晰、简单、明了,不致引起误解。对被试不熟悉的测题类型,应当有一两个例题。
③相同的测验时限。不同的测验对时限要求不相同。一般来说,人格测验对时限的要求不太严格,甚至不要求时间限制;但能力测验和学绩测验必须考虑时限问题。
(3)测验评分的标准化
评分的客观性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分者对同一份测验试卷的评定是一致的。一般来说,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达到90%以上,便可认为评分是客观的。进行客观性评分有以下几点要求。
①对被试的反应要及时清楚地记录,以免由于记忆丧失造成混乱,尤其是在口头测验和操作测验中更应如此。
②要有一张标准答案或正确反应的表格,即记分键。选择题测验的记分键包括每一测验题目正确反应的号码或字母;问答题的记分键包括一系列的正确答案和允许变化的范围;论文题的记分键包括一致可接受答案的要点;人格测验没有正确答案,记分键上指明的是具有或缺少某种人格特征者的典型反应。
③将被试的反应与记分键比较,确定被试反应应得的分数。
(4)测验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某一测验分数只有与一定的参照标准相比较,才能显现出它所代表的意义。在心理测验中,建立参照标准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常模的过程。
13.简述心理测量的特点。
【答案】心理测量的特点有:
(1)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只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