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试评述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答案】(l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基于生产理论,劳动、资本及土地都是生产产品所必需的投入要素,并且都服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于厂商而言,它愿意为使用最后一单位要素支付或分配的产品不会大于这一单位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要素的市场价格既定,即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成本既定,此时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数量应满足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市场价格。

(2)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如果厂商的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那么社会生产出的所有产品按照参与生产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进行分配,恰好把产品分配完毕。

(3)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提供生产要素必须得到相应的报酬,这是因为提供这些生产要素会给要素所有者带来一种负效用,如劳动会使劳动者疲劳。要素所有者的负效用需要使用者向所有者支付一定费用加以补偿。只要所得到的收入给要素所有者带来的满足大于提供要素所产生的负效用,那么要素所有者就会提供更多的生产要素。当两者相等时,要素所有者获得最大效用,厂商使用生产要素获得最大利润。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要素收入分配合理、制度和谐。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使用和供给的竞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要素的收入分配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西方经济学所论证的要素市场和谐是在假定要素私有的条件下进行的。事实上,要素的最初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占有生产要素的多少自然会形成该分配制度所固有的不平等。

二、计算题

2. 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相同的企业,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O.lq2+q+l0。

(1)求市场供给函数。

(2)市场需求函数为,求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

(3)如果对每单位产品征税0.9元,求新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

2【答案】(1)根据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TC=0.1q+q+10,可得出短期边际成本,即:

由于短期边际成本始终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函数为P=SMC,即q=5P-5。 ,因此代表性厂商的短期供给

由于行业供给曲线是各个厂商供给曲线水平相加,所以行业短期供给函数为:Q s =500P-500。 (2)市场需求函数为Q d =4000-400P。联立求解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可得均衡价格和产量,即:

解得:P=5,Q=2000。

即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分别是5和2000。

(3)征收单位产品税,意味着产品的成本增加,从而供给价格上升。因此,对每单位产品征税0.9元后,行业的供给函数为:

联立求解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可得均衡价格和产量,即:

解得:P=5 ,Q=1800。

即新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是5和18000

3. 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劳动的供给曲线为。其中,分。 别为劳动市场供给、需求人数,W 为每日工资。试求:

(1)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是多少?

(2)假如政府希望把均衡工资提高到6元/日,其方法是将钱直接补贴给企业,然后由企业给工人提高工资。为使职工平均工资由原来的工资提高到6元/日,政府需要补贴企业多少? 新的就业水平是多少? 企业付给职工的总补贴是多少?

(3)假如政府不直接补贴给企业,而是宣布法定最低工资为6元/日,则在这个工资水平下将需要多少劳动? 失业人数是多少?

【答案】(1)由题意知,劳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

均衡条件,则可得:

求解得到均衡工资和劳动分别为:

(2)当均衡工资提高到时,新的就业水平为

将代入,求解得到:

,劳动市场的 设政府给企业的劳动补贴为s 元,则补贴后的劳动需求曲线为:

因此,政府付给企业的补贴额为:元,企业付给职工的补贴额为:

(3)若政府不直接补贴给企业,直接宣布法定最低工资为6元/日,根据劳动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劳动需求为:

劳动供给:

因此失业人数为:

4.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

是5和5,试求该厂商的利润。

【答案】边际收益、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关系为

根据总成本函数,可得边际成本MC=4Q-20。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代入可得4=4Q=20,解得均衡产量Q=6。

从而总收益TR=PQ=30,利润π=TR-TC=28即厂商的利润为28。

5. 已知效用函数为

若收入为m ,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分别为p x 、p y ,求:

(1)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2)当p x =1, p y =2, m=120时,求边际替代率,并求出此时商品X 和商品Y 的需求价格弹性及收入弹性。

【答案】(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一阶条件为:

联立求解可得商品X 与商品Y 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由此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