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39英语新闻业务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传播界关于公关与广告到底孰轻孰重及以后发展趋势是否会重公关轻广告的讨论一直在不停进行。阿二里斯的新作《公关第一广告第二》在国内一度成为畅销书籍,在国内,公关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两者都是营销传播手段,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各自充当不同的角色。
广告注重创意,通过独特、新颖的创意来吸引目标受众的眼球,并借此向受众集中传播经过事先精心提炼的品牌或产品利益的诉求。一个好的广告对扩大品牌或产品知名度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广告的传播功能比较直接,广告的效果一般能比较快、比较明显的表现出来。
(2)公关主要通过利用、制造事件、新闻等方式来传递企业、品牌理念等方面的信息。公关传播对企业品牌的影响更多时候表现得较为隐性和间接,公关一般注重的是长期效应。公关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好的公关能使企业信息真正的深入人心。
(3)公关的成本效应要高于广告。公关在树立可信度、刺激销售队伍和经销商、降低促销成本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对品牌建设与维护、危机事件的处理、协助成熟期产品的重新定位、影响特定的目标消费群体、建立有利于表现产品特色的公司形象等方面,公关能较好的发挥作用。但要想在短期内扩大企业品牌或产品的知名度,或者短期内拉动市场、实现销量的快速提升,广告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4)在国外成熟市场,企业在广告和公关方面的投入比一般为80:20。但这并不是说广告比公关重要,投入与重要性是不存在直接联系的。当然我也不认为公关比广告重要。从整体上来说,公关与广告是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的。行业的不同及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传播手段组合。在某些企业的某些阶段,可能广告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但在另外一些企业或企业的另外的发展阶段,公关的作用可能表现的更为明显。从长期和整体看来,两者不存在以谁主谁为辅的问题的,但在短期或者某些特定阶段对两者可能会有所不同的侧重。
实际上,公关和广告不是互相割裂,而是相对统一的。公关中可能会运用广告,广告也可以发挥部分公关的功能。
2. 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答案】媒介进化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发展的信息需求是媒介进化的基本动力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从自然赋予的传播能力出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
力推动下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过程。
(2)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新的媒介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指出,每一个时代所使用的媒介工具都有它自身的性质,媒介的性质及它所开创的可能性,是一个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从而造成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
②新的媒介会形成新的信息分配秩序。每一次传播媒介的进化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沟”或“知沟”,形成新的信息秩序,而信息秩序的变化将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比如网络媒介兴起后,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就比不掌握这一技术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原有信息富裕阶层和信息贫困阶层的划分就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3.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方针。
【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还有其他的方针、原则,比如“群众办报,,、“全党办报,,的“两办”方针,正确开展新闻批评的“开、好、管”三字方针等,这些都体现和服从于这个“两为”方针即基本方针。
(1)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
新闻传播事业为社会主义服务是要积极推动、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新时期要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宣传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业绩和经验。
(2)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新闻传播事业为人民服务,应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传达人民的呼声。人民是新闻报道的主体,人民的劳动、工作和生活,应是新闻传播事业的主要报道内容。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新闻报道和发表意见,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实现人民对自己的“公仆”的监督和批评。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要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上,切实贯彻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行正面宣传为主的宣传报道原则。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指社会主义媒介机构和广大新闻传播工作者,在新闻宣传中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报道社会主流、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所创造的业绩上,使反映进步思想和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新观念、新生活成为新闻宣传的主要内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否认、排斥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对党和政府的缺点、错误的揭露和批评。倡导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又有一定的揭露和批评,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貌,更好地贯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4. 简述中国新闻传媒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答案】(1)中国的新闻媒体除少数由各民主党派所办的报纸外,绝大多数是由共产党领导
的。因此,中国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质是: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2)这一基本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宗旨、格局、宏观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其基本特点是:
①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
②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③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新闻媒介要努力宣传党、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满足群众的需要; 同时,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支持新闻媒介。
④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党报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令以及传播信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⑤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公开承认的私营的新闻媒介和集体股份制的新闻媒介。
③新闻事业基本上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 在宣传报道上严格按党性原则进行; 而在经营上,各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5. 怎样理解“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答案】(1)老媒体是指传统的三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 新媒体是指以电脑、手机为主要终端的互联网。
(2)在新世纪开端,中国出现了两个舆论场:一个以传统媒体为阵地的舆论场,一个以互联网为阵地的舆论场。其间,虽然偶有相互互动,但基本上是互不干预,各有各的议题。
(3)2007年,以四大网络事件即厦门的PX 事件、陕西周老虎事件、山西黑煤窑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为标志,新老媒体开始联手,互相配合,互相呼应,两大舆论场融合在一起,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2007年以后,新老媒体联动成为常态,新老媒体扬长避短,发扬各自优势,逐步形成新格局。
(4)新老媒体联动,形成了舆论新格局。舆论有其全新的特点:
①草根性。网民在互联网上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这些意见是自发的、真实的。这样形成的舆论真正表达了网民的意愿和情绪。
②突发性。网络事件爆发很突然,长则数天,短则几个小时就从一个网民上传的事情演绎成网络事件; 而且很难预测,今天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件。
③鲜明的指向性。舆论一般都指向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情。2007年以来,土地征迁、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成为舆论主要指向。
④声势壮、影响大。网络具有的脱域性,使得网络事件摆脱空间束缚,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议题,各行各业、四面八方的网民都在同时参与讨论、形成舆论。舆论具有全国性,声势浩大,真正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