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公司理财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内部收益率的基本法则(basic IRR rule)

【答案】内部收益率的基本法则是:若内部收益率大于折现率,项目可以接受;若内部收益率小于折现率,项目不能接受。

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答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一种风险资产的均衡定价理论,最早是由夏普(Sharpe )、林特(Lintner )和莫森(Mossin )根据马柯威茨(Markowitz )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思想分别独立地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些学者还创新出套利定价理论,从而形成了资本市场均衡理论体系。所有这些模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共同的,即在资本市场中,当投资者都采用马柯威茨资产组合理论选择最优资产组合时,资产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在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中形成的。或者说,在市场均衡状态下,资产的价格是如何依风险而确定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仍是问题的核心。

该模型认为,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某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其贝塔值

的线性函数,

(或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证券组合

益率来表示式中表示市场无风险利率表示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

第种资产表示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的期望收益率,一般可以某种市场指数(如标准普尔500指数等)的收表示第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贝塔系数,它反映了资产(或资产组合)系统风

险的大小。

3. 股权登记日(date of record )

【答案】股权登记日:指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企业规定股权登记日是为了确定股东能否领取股利的日期界限,因为股票是经常流动的,所以确定这个日期是非常必要的。凡是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登记在册的股东均有资格领取本期股利,而在这一天之后登记在册的股东,即使是在股利发放日之前买到的股票,也无权领取本次分配的股利。

4. 清算(liquidation )

【答案】清算是指公司因破产、解散或撤销而终止生产经营活动时,清理公司资产和债权、

债务并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按清算的原因可分为破产清算、解散清算和撤销清算。破产清算指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 破产而进行的清算。解散清算指公司因法定事由解散时进行的清算。撤销清算指公司被主管部门或有权机构撤销 或者被依法关闭而进行的清算。清算还可以分为自愿清算和被迫清算。

5. 相对购买力平价(RPPP ) (relative purchasing-power parity,RPPP )

【答案】相对购买力平价即商品用某国货币的标价变化率与用他国货币标价变化率的比值决定了两国外汇汇率的变化率,用公式表示为:

6. 权益资本成本(cost of equity capital)

【答案】权益资本成本就是投资股东要求的回报率,用CAPM 模型表示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

其中,是无风险利率;是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差,也称为期望超额市场收益率或市场风险溢价。

所以要估计企业权益资本成本,需要知道以下三个变量:①无风险利率;②市场风险溢价;③公司权益的贝塔系数。

7. 适当贴现率(appropriate discount rate)

【答案】适当贴现率是指投资者投资回报的收益率。在计算资金(或货币)的时间价值时,

,按给定的利息率折算成现在的价值(现值)将未来的一笔金额(终值)。其中用于把终值转化为

现值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或“折现率”。资金的风险大小决定了投资者能够接受的适当贴现率水平,两者相匹配。风险越大,适当贴现率越高,未来资金的现值也越小。

8. 通货膨胀

【答案】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 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 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 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货币就会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9. 决策树

【答案】决策树是指将概率论有逻辑地应用于决策选择中的一种图解方法,是在存在风险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在具体应用时,要将实现某一目标的各种方案,实现每一方案可能发生的各种状态,以及出现每种状态的概率及产生的后果,按树枝、树干的关系绘制成图形,通过简单的计算和分析,淘汰经济效益差的方案,保留经济效益好的方案,直至选出最优方案。

作为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决策工具,决策树分析简洁、形象,不仅能显示不同投资项目或不同自然状态的结果,而且还能显示整个决策过程;既考虑了投资风险,又兼顾了未来现金流的时间特性;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时,思路比较清晰。因此,决策树分析在经营管理、投资决策、规模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10.财务杠杆

【答案】财务杠杆,即由于债务存在而导致普通股股东权益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衡量普通股股东的获利能力一般是用普通股的每股利润。由于债务利息的存在,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会超过息税前利润变动 的幅度,这就是财务杠杆效应。当息税前利润增长时,股东(或所有者)每一元收益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就会越少,从而使股东(或所有者)的收益增长的更快;反之,当息税前利润减少时,就会使股东(或所有者)的收益下降 的更快。财务杠杆的计量:每股收益随息税前利润的变化而变化的幅度,常用DFL 表示:

二、简答题

11.企业制定信用政策需要考虑哪些信用成本?

【答案】信用政策是企业关于赊销业务所制定的政策,即对什么样的企业赊销、赊销款的还款期、还款条件等。企业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具体来说,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1)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客户的付款时间。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客户,从而达不到促销的目的; 信用期长或者延长信用期,一方面使销售额增加,另一方面同时使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帐损失増加,因而,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能延长。

(2)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应具备的条件,如果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则不能享受企业 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设定信用标准,主要是评价客户赖帐的可能性,可以通过“5C”系统或者信

用评分法确定是否给予该客户享受信用优惠。信用标准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收账费用、坏账损失额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在确定信用标准时,也应综合考虑增加的销售额与收账费用、坏账损失额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