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用差别闭限法制作等距量表时,作为等距单位的是( )。

A. 最大可觉量

B. 最大可觉差

C 最小可觉量

D 最小可觉差

【答案】D

【解析】差别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差别阈限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用任何一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并以此为量表的起点; 然后以绝对阈限为标准刺激,确定一个差别阈限; 再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再测量第二个差别闭限……差别阈限法认为,每一个差别阈限都称为一个最小可觉差,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最小可觉差作为心理物理量表的等距单位。没有最大可觉量、最大可觉差和最小可觉量等这些专业术语。

2. 相对于被试间实验设计,被试内实验设计的缺点是( )。

A. 需要史多的被试

B. 研究效率低

C. 容易引起顺序效应

D. 容易混淆被试差异与实验条件

【答案】C

【解析】被试内实验设计由于每个被试都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所以节省了被试,并且不会受到来自不同被试个体差异的影响,但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的处理,就可能产生时间顺序误差,如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 记忆表象有可操作性的经典实验是( )。

A. 心理旋转实验

B. 人工概念实验

C.etroop 实验

D. 点探测实验

【答案】A

【解析】心理旋转指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将所知觉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库柏和谢帕德用减数法反应时做的心理旋转实验研究证明了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4. 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

A. 二因素设计

B. 四因素设计

C. 二水平设计

D. 四水平设计

【答案】A

【解析】该研究设计中有两个自变量(语义范畴类别和危险性概念),每个自变量都有两个水平,属于两因素的实验设计。

5.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

A. 恒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

C. 最不变化法

D. 系列探索法

【答案】B

【解析】古典心理物理法主要有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和最不变化法三种。恒定刺激法的特征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呈现几个固定的刺激; 最不变化法是指刺激差别由小到大、由大到不予以改变,从而来探索感觉阈限,所以也叫做系列探索法。平均差误法则是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然后通过计算被试各次调整出来的数值与标准刺激的差误量的平均值来确定感觉阈限。

6. 如果自变量是连续的量的变化,则要求所选自变量的检查点,一般( )为宜,只有这样,才能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A.2~3个左右

B.3~5个左右

C.5~7个左右

D. 越多越好

【答案】B

【解析】对于不同的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自变量数量不同,因素型实验的自变量一般不超过4个水平,函数型实验的自变量水平应为3~5个左右才能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7. 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 )。

A. 《定量分析手册》

B. 《心理学大纲》

C. 《实验心理学》

D. 《心理物理学基础》

【答案】C

【解析】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实验心理学》,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8. 注意并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要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注意的选择是发生在刺激信息被知觉分析之后。这种注意模型是( )。

A. 衰减器模型

B. 反应选择模型

C. 资源分配模型

D. 过滤器模型

【答案】B

【解析】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注意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还要对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

9.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4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被试实验处理

(1)这种设计属于( )。

A. 被试间设计

B. 混合设计

C.ABBA 设计

D. 被试内设计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A. 顺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