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普通高中的地理教学不再是以教师的传授知识为主,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人才。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在教材设计和编排中,设置了很多的“活动”环节,这些“活动”主要是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目前,地理教学不太重视“活动”板块的教学,或者是对“活动”板块的教学流于形式。同时,目前对于高中“活动”板块教学的研究也比较少,研究的重点也都是局限于简单的理论层面,没有对实际的“活动”板块教学的组织策略进行深度研究。因此,本文以湘教版地理必修三为例,分析了教材中“板块”活动的设计与特点,调查了教学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和组织策略,希望对普通高中的“活动”板块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1、研究依据:本文遵循新课程教育理念,以哲学、建构主义教育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等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活动”板块教学的研究成果,界定了“活动”的概念,分析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的教材。
2、研究步骤:本文从教材结构、“活动”设计特点、“活动”分类、“活动”设计原则方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3、研究方法: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等分析方法。
4、结论:①教师对“活动”板块的关注度很高,而且大多数的老师在教育教学普遍认为“活动”非常重要且必要。②学生对“活动”板块的关注度较高,但是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年级的关注度差异较大,学生普遍认为“活动”板块教学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只不过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方面,对于地理基础知识学习的作用不太明显。③教师在“活动”板块教学中由于出现教学方法不同,存在有将“活动”板块当做练习题处理的现象,或者由于考试的压力,教师将“活动”环节简化甚至取消的现象。
5、原因分析:长期的教师“教”的主导思想是教学环节的核心。①教师的思想没有彻底转变,不能很快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②考试制度和高考的压力,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活动”板块的教学效果不佳。
6、应对策略:
(1)主要模式:在“活动”教学中,主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三种“活动”教学模式,分别为“多层循环”教学模式,“小组互动”教学模式和“角色扮演”模式。这将避免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传统的死板的教条教学模式,一节课的“活动”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程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活动”教学模式。
(2)组织策略:在教学中,每节课都会有不同类型的“活动”环节,针对不同的类型也就会有不同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根据文献的阅读和多年教学经验总结,针对不同的类型的“活动”提出了相应的“活动”组织策略。这些策略的应用,可以解决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见的教学问题和困惑,能提高“活动”教学的教学效果,能够通过“活动”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能让学生的地理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文仅限于对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的“活动”板块的研究,但是“活动”板块在地理教材中的必修选修模块中普遍存在,所以“活动”板块的研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活动”板块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一个终身学习者的平台。希望“活动”板块教学的研究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让更多的教育者来研究“活动”板块教学,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可借鉴和参阅的详实资料,最终形成“活动”板块教学的理论体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