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
【答案】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主要有:
(1)个案辅导
个案辅导,即以青少年个人为对象,根据其基本资料和活动记录,予以有计划和系统的辅导的方法,目的是使其由协助而自觉、由自觉而达到自动自发的自我辅导的境界。
个别辅导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主要有:
①商谈与观察
用诚恳的态度协助青少年发展潜能,自觉地选择好的方法处理目前困扰的各种问题。
②访问
访问的对象有青少年周围的人,如家长、教师、朋友、邻居等,以深入了解青少年个体的问题,争取更好的下作效果。
③共同活动
与青少年个体一同参与实践活动,如参观、旅游、阅读,在实践中指导青少年个体,增加他们的经验和能力等。
(2)团体活动
青少年团体活动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活动进行辅导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如下儿种:
①榜样示范
在青少年中树立层次不同、远近各异的榜样和典范,发挥榜样的形象性、示范性和感染性的作用,促使青少年产生赞赏、敬慕、仿效等情感和行为动机,达到学习榜样的效果。
②行为锻炼
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进行不断反复,在反复行动过程中,使其认识、情感、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等得到转变以支持这种行为方式,以达到养成习惯、磨炼自己的目的。
③情景感染
活动中情景对参与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使参与者受到美的熏陶、思想的影响和情绪的调动,好的活动需要注意营造适宜的情景。
④竞赛激励
运用评比、竞赛、奖励等手段,可以促进参与者奋发向上,亦符合青少年争强好胜、积极向
上的心理特点,使其感情隆动机和获得自尊、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加强烈。
⑤角色模拟
将青少年置身于一种人为的角色情景之中,使他们学习理解认识角色的规范,增进其角色体验,以其增强社会性。青少年除了参与自我教育成长的内部活动之外,还可参与一些社会的活动,在范围上亦有全社会性的和社区内的活动之分。这些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很大,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2. 简述我国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改变罪犯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体到我国的矫正体系和矫正制度中,就是通过监狱的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促使罪犯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1)狱政管理
狱政管理是监狱对服刑犯人执行刑罚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各项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包括对罪犯的监督管理、生活卫生管理、考核奖惩管理等具体内容,是监狱日常活动最主要的内容。通过狱政管理,完成对罪犯的监督和管理,解决罪犯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保持罪犯的个人卫生和监狱内的环境卫生,对犯人的表现和行为进行考核奖惩。
(2)教育改造
教育改造是对罪犯思想、观念、价值和人格的重塑过程,也是对罪犯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过程。通过思想教育,改变罪犯错误的思想观念,重塑他们的人格和自我。通过文化和技术教育,提高罪犯的素质,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①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和认罪的教育两个内容。
b.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
c. 前途教育
罪犯被判刑关进监狱以后,往往会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的一生都没有希望了,因此给他们以重新做人的前途和信心就成为前途教育的核心内容。
②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包括扫盲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
③技术教育
技术教育主要是矫正体系根据劳动力市场设计的不同种类的职业技术教育。
(3)劳动改造
①劳动改造就是通过监狱劳动对罪犯进行矫正和改造。劳动改造的核心是监狱劳动,即罪犯
在改造期间,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监狱劳动又称监狱作业,是指监狱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组织罪犯从事合理的劳动。
②通过监狱劳动,罪犯可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特别是教育改造中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还可以提升罪犯的职业技能,从而为他们出狱后就业、自食其力创造条件。
3. 在社会工作专业过程中,如何处理案主利益与专业人员利益的关系?
【答案】应按照以下方式处理案主利益与专业人员利益的关系:
(1)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是帮助案主,保护案主的利益。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专业人员的利益也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自受薪社会工作者出现以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同时,它也是一种职业,也是从业人员谋生的基本手段。为此,社会工作就要同时面对案主的利益和专业人员的利益。
(2)二者的利益既具有相一致的一面,也具有相冲突的可能。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是保护案主的利益,而作为一种职业,专业人员的利益则在保护案主利益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这就是社会附加在社会工作专业过程中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但是,当专业人员将社会的同报作为追求的目标时,案主的利益就会成为专业人员取得自身利益的牺牲品。所以,案主的利益和专业人员的利益只有在专业目标之下统一,才能保证专业的正常发展。
4. 简述影响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因素。
【答案】影响社会行政体制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福利资源募集方式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等。
(1)国家政治制度;
最早提出“福利体制”概念的丹麦社会福利研究专家艾斯平一安德森在解释不同福利体制差异的原因时,提到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阶级动员的性质(尤其是工人阶级),阶级政治联盟的结构,福利国家体制制度化的历史传承。这三个因素的核心就是阶级结构,正是阶级结构的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福利体制类型。
(2)经济发展水平;
具体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形式和社会福利待遇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3)福利资源募集方式;
当前各国政府为谋求有效推动社会行政,以实现社会福利的目标,对于筹集经费无不全力以赴。其来源有四不中:
①政府按年度编列财政预算;
②政府为举办某种社会福利事业而开征特别税,专款专用;
③政府拨付特定税收的全部或部分,作为社会福利基金,专款专用;
④政府制定有效办法奖励国内民间机构团体及热心人士的捐赠,并建立志愿服务完整体制,有效结合民间力量配合政府推广社会服务。上述不同的福利资源募集方式对一国福利体制也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