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华大学林学院测树学之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布式GIS
【答案】所谓分布式就是指数据和程序可以不位于一个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以网络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数据及受其影响的数据库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计算模型。分布式有利于任务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配与优化,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系统会导致中心主机资源紧张与响应瓶颈的缺陷,解决了网络GIS 中存在的数据异构、数据共享、运算复杂等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大进步。
2. GIS 的数据质量
【答案】GIS 的数据质量是指GIS 中空间数据(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可靠性,通常用空间数据的误差来度量。误差是指数据与真值的偏离。
3. 数据精度
【答案】数据精度是考察数据质量的一个方面,即对现象描述的详细程度。精度低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度也低。
4. 四叉树数据结构
,直到【答案】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 ×2n ,且n ≥1)
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小,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5. 高斯投影坐标系
【答案】高斯投影是横轴椭圆柱投影。它是将一个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上,椭球体中心O 在椭圆柱中心轴上,椭球体南北极与椭圆柱相切,并使某一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此子午线称中央子午线。然后将椭球体面上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投影到椭圆柱上,再沿椭圆柱N 、S 点母线割开,并展成平面,即成为高斯投影平面。根据高斯投影的特点,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 轴,北方向为正,赤道投影线为y 轴,东方向为正,象限按顺时针Ⅰ、Ⅱ, Ⅲ, Ⅳ排列形成的坐标系就是高斯投影坐标系。
6. 数字高程模型
【答案】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
DTM 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TM 的一个分支,其它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一般认为,
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因子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
合的空间分布。
7. OPENGIS
【答案】OPENGIS 是由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制定的一系列开放标准和接口。OpenGIS 规范是OGC 规范的最高层次,是利用软件统一地表示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的规范系统。
8. 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提供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软件系统,支持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数据库的建立、更新、查询和维护功能。
二、简答题
9. 代码的功能。
【答案】代码的功能
(1)鉴别
代码代表对象的名称,是鉴别对象的惟一标识。
(2)分类
当按对象的属性分类并分别赋予不同的类别代码时,代码又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识。
(3)排序
当按对象产生的时间、所占的空间或其他方面的顺序关系排列并分别赋予不同的代码时,代码又可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识。
10.简述GIS 的特点和待解决的问题。
【答案】(1)GIS 的特点
①开放性
具有开放式环境及很强的可扩充性和可连接性。GIS 技术支持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 、SYBASE 、SQLSERVER 等大型数据库; 运行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支持各类操作系统平台; 为各应用系统,如SCADA 、EMS 、CRM 、ERP 、MIS 、OA 等提供标准化接口; 可嵌入非专用编程环境。
②先进性
GIS 平台采用与世界同步的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系统设计采用目前最新技术,支持远程数据和图纸查询,利用系统提供的强大图表输出功能,可以直接打印地图、统计报表、各类数据等。可分层控制图纸、无级缩放、支持漫游、直接选择定位等功能。系统具备完善的测量工具,现场勘查数据,线路杆塔等设备的初步设计,并可直接进行线路设备迁移与相关计算等,实现线路辅助设计与设备档案修改。具有线路的方位或区域分析判断功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综合统计分析,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依据。特别是把可视化技术和移动办公技术纳入GIS 系统的总体设计范围。地图精度高,省级地图的比例尺达到
1:10000或1:5000,市级地图比例尺达到1:1000或1:500,地图能分层显示山川、水系、道路、建筑物、行政区域等。
③发展性
具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和可连接性。在应用开发过程中,考虑系统成功后进一步发展,包括维护性扩展功能和与其它应用系统的街接与整合的方便。开发工具般采用J2EE 、XML 等。
(2)待解决的问题
①GIS 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学问题
②GIS 的功能问题
③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操作问题
④GIS 地理信息的深加工问题⑤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VR )
11.讨论在空间数据坐标变换中,选择控制点数量及分布的判断标准。
【答案】若是地图坐标到地图坐标的变换,图面坐标直接在涂上选取,真实坐标按照国家测绘标准,常用的是图廓点坐标,控制点个数与几何变换方法有关,相对较少; 若是影像坐标到地图坐标的变换,图面坐标直接从影像上选取明显的像元,真实坐标通过GPS 或数字化地图获取,控制点个数与几何变换方法有关,相对较多。一般选取四个角点为控制点,控制点的分布要均匀布满整个区域。
12.给出遥感粗略图、GPS 接收机和数码相机,制作校园平面图和立体图。
【答案】(1)制作校园平面图的方法
①数字测图
a. 建立GPS 平面控制网
在测区选取均匀分布的控制点架设仪器进行外业观测,将观测得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GPS 网平差,得到各控制点坐标;
b.GPS-RTK 测量
将之前平差得到的各控制点坐标输入GPS 接收机,进行点校正后,就可以采用GPS-RTK 采集碎部点坐标;
c. 数字内业成图
将外业测量所得的观测数据导入CASS 成图软件,绘制测区的数字地形图和数字高程图。 ②制作遥感影像平面图
a. 将给出的遥感粗略图导入ENVI 或ERDAS 中,进行去噪声及辐射校正等预处理工作; b. 导入①最后所得的数字地形图,并选取适当数目的控制点,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
c. 导入①最后所得的数字高程图,对进行几何校正后的遥感影像进行正射校正;
d. 对进行正射校正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图像增强和处理,使图像层次丰富、清晰易读。得到的影像即为所需的平面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