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12会计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有时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就大量收回现金; 有时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却形成大量应收账款,而且短期内难以收回,试分析这两种情况的销售对企业各会计要素和现金流动的不同影响。

【答案】对于—个企业来讲,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个产销的统—体,企业—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坏账损失等弊端。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处理和解决好这—对立又统—的问题,成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首要问题。信用政策过宽,虽能扩大销售,但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形成大量应收账款,而且短期内难以收回,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存货周转加快,当期销售收入上升,会计净利润有所增加,但现金流量会出现短缺,应收账款占了流动资产的大部分,会导致流动资产整体流动性下降。若当期内企业存在大量到期债务,企业可能会无法及时偿还,面临财务危机。反之,若信用政策过紧,虽然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就能大量收回现金,但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长期采用过紧的信用政策,会使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造成企业销售收入下降,存货滞销积压,存货周转速度减慢,存货占用大量资金。这种情况下,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也会下降。

因此,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作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以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 则应相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并针对在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公司在应收账款回收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公司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2. 错账更正方法有哪几种? 分别适用于什么错误?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具体的更正?

【答案】如果账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得任意使用刮擦、挖补、涂改等方法去更改字迹,而应该根据错误的具体情况,采用正确的方法予以更正。更正错账的方法—般有三种,即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1)划线更正法

在结账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即纯属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数

字的笔误,可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更正的方法是:先将账页上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划—条红线,以表示予以注销,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写在被注销的文字或数字的上方,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2)红字更正法

①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登记账簿以后,发现记账凭证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但金额正确,应采用红字更正法。更正的具体方法是:先用红字填制—张与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错误的账簿记录; 然后,再用蓝字填制—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用蓝字或黑字登记入账。

②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正确,只是金额发生错误,而且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正确金额,对于这种错误应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更正的具体方法是:将多记的金额用红字填制—张与原错误凭证中科目、借贷方向相同的记账凭证,其金额是错误金额与正确金额两者的差额,并登记入账。

(3)补充登记法

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的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时,应采用补充登记的方法子以更正。更正的具体方法是:按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制—张应借、应贷会计科目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以补充少记的金额。

3. 财务报表与报表附注对投资者决策而言在重要性方面有无区别,为什么?

【答案】(1)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

(2)财务报表本身与报表附注对投资者决策而言在重要性方面没有区别,原因如下:

①财务报表的主要目的是向外界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先进流量状况,方便各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 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中列示的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它是对财务报表本身做的补充说明,能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全貌。

②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财务信息的两个基本的质量特征。由于财务会计本身的局限,财务报表主表所提供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或有事项由于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不能直接在主表中进行确认,但等到完全可靠或基本能够预期的时候,又可能因为及时性的丧失而损伤了信息的相关性。报表附注却可以对其进行披露,这样就可以在保证财务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能够是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企业的财务信息。

③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的共同作用,能够帮助投资者客观的比较不同行业和行业内不同企业的信息。财务信息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促成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各个企业前后各期情况的变化,都会降低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以及企业前后各期会计信息的一贯性。财务报表附注可以通过披露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等情况,向投资

者传递相关信息,使投资者能够“看透”会计方法的实质,而不被会计方法所误导。

财务报表主表与财务报表附注的关系可概括为:主表是根,附注是补充。没有主表的存在,附注就失去了依靠; 而没有附注恰当的补充,财务报表主表的功能就难以有效地实现。所以,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对投资者而言同样的重要。

4. 具体说明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之间的区别。

【答案】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而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它是企业除了费用或分配给所有者之外的—些边缘性或偶发性支出。而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般来说,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不同,它们之间不存在配比关系。

5. 如何进行财务报表的一般性分析? 应该掌握哪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答案】(1)对则务报表的分析,一般由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步骤所组成:

①确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制订分析工作计划;

②收集财务报表分析所必备的信息数据;

③根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比较、研究所收集的资料;

④作出分析结论,提出分析报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参考。

(2)为了能使信息使用者掌握会计报告各种数据之间的重要关系,通常采用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及比率分析法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①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主要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财务状况构成的合理性、利润的构成和现金流量的来源及流向等进行总体的测算与分析,以便从财务的免度发现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

②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通常是利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有关相同性质或类别的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进而确定差异,分析原因。比较分析法的主要形式有:

a. 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以便分析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

b. 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其结果可以提示企业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

c. 本企业实际指标与同行业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对比,从中可以分析企业的现状,以及其在行业中所处位置,并分析存在的差异及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③因素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