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58综合考试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汉语的熟语主要有成语、歇后语和_____语三种。
【答案】惯用
【解析】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极富于表现力,包括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三种。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
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例如:“耍花招、下马威、天晓得”等。
2. 就语言的形态类型来看,汉语属于语言,西班牙语属于
【答案】孤立语; 曲折语
【解析】孤立语对词序严格; 虚词十分重要; 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表示,如汉语、苗语、藏语、越南语等。屈折语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表示语法意义。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一种词形变化的语素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的意义; 词尾和词干或者词根结合十分紧密,脱离开词尾,句子中词根就不能独立存在。如印欧语系各语言和阿拉伯语。
3.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表现在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关系,这是语言符号的,语言符号不占有空间,以符号序列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性。
【答案】任意性; 线条性
【解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性质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
4. 句子结构常见的错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句式杂糅四种。
【答案】搭配不当; 残缺和多余; 语序不当
【解析】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糯是句法方面常见的语病。
5. “我、分、又、释、言、马、芝、收、字、社、蜘、民、窈、猩猩”中一共有个自由语素,一共有
【答案】5; 6
【解析】自由语素有:分、马、字、社、民; 不成词语素有:释、言、芝、收、社、蜘。
6. 汉语普通话音节拼写最长的包括______个字母,______个音素。
【答案】六; 四
【解析】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如“强”就由
成。而音节拼写最长可以包括六个字母,如“双”就由s.h.u , a , n.g 六个字母组成。
7. 句法结构是指短语和_____的构造。
【答案】句子 四个音素组
【解析】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他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单独成词或组合成词,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句法结构即是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是短语和句子的构造。
8. 古代汉字的发展,是在表语素义的象形字、_____字、_____字的基础上发展出只表示音的假借字,之后大量运用______手段造字。
【答案】指事、会意:转注
【解析】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字形也要表音,但是它们的字形是先记录字义,然后通过形义一起去表汉语中的字词或语素音。
9. 两种或几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临时交际语叫做,这种临时交际语如果作为母语传递给后代进一步学习所形成的混合语就是。
【答案】洋泾浜; 克里奥尔语
【解析】“洋泾浜”是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称克里奥尔语。
10.词形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称为“_____”,不管语言中是否有词形变化,词类从根本上讲都是根据_____来确定的。
【答案】语法范畴; 句法功能
【解析】词形变化是语法形式,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形变化所表现得语法意义的聚合就称为“语法范畴”。形态原则和功能原则是基本一致的。如果形态不充分,或者和句法功能发生矛盾,词类还得按照句法功能来定。
二、简答题
11.基本词汇和常用词汇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案】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和常用词汇之间有什么区别:
(1)范围不同。基本词汇是词汇的核心部分,是反映基本生活现象的的词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的词汇; 常用词汇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既有基本词汇也有一般词汇中
比较活跃的词汇,词义变化发展较快。
(2)数量不同。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常用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常用词汇数量多,不一定为全民族的成员所普遍掌握,它可以只在某一领域或语体中常用。
(劝特点不同。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的特点。基本词汇是新词产生的主要构词成分:常用词汇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却有很大的灵活性,词汇的发展演变一般都体现在常用词汇中。
12.“走”是个多义词,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义项:
(1)移动;
(2)人或鸟兽的腿交互行进;
(3)去世;
(4)离开。
,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派生义的派生方法及理据。请指出哪个是基本义,哪些是派生义(转义)
【答案】(1)“走”的基本义与派生义
多义词“走”的几个义项中,义项1是基本义,义项2和义项3是转义。因为义项1是“走”在现代最常用的词义,所以它是基本义; 义项2是义项1的引申义,义项3是义项1的比喻义。
(2)义项派生的方法有的词有几个义项,几个义项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其中至少有一个义项是基本的、常用的; 其他的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前者称为基本义,后者称为转义。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①引申是指由两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引申出新意义的方法,是指人们在认知中因为AB 两事物之间联系密切,可以用其中的一种现象来指称另一种,比如“兵”最早的意思是一种兵器,由于兵器总是被士兵使用,所以后引申为“士兵”的意义,这种就是义项转化中的引申。
②比喻是指由两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而派生出意义的方法。这种相似主要体现在外形的相似、某种性质的相似、整体和部分的相似。如“熟”原指食物烹熟,后因性质的相同而引申为植物成熟和熟悉等意义。
13.举例说明普通话声母和辅音的关系。
【答案】普通话中的声母和辅音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语音单位,具体表现为:
(1)区别
①划分角度小同
声母和辅音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声母是从汉语传统语音学角度划分出的,是指音节的前段; 而辅音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出发,根据发音特点划分出的音素单位。它们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②使用范围不同
普通话里大多数声母都是由辅音充当的,但是,辅音不一定都可以做声母或者都只能做声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