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美国总统克林顿执政的八年里,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发展的道路相当坎坷,而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正是影响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并非自克林顿执政以来便一成不变,它经历了一个以遏制为主、接触为辅向以接触为主、遏制为辅的演变过程。在这八年中,美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美国面临的挑战、特别是根据美国对中国的看法,从维护自身战略利益出发,几度调整对华政策,使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态势。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美国从实施其全球战略的角度出发,力图通过制定和实施“全面接触”政策,以维持中美关系的基本稳定;同时美国针对中国的崛起又将中国定为需要认真加以防范的对象,采取遏制举措。这种接触加遏制的对华政策贯穿了克林顿政府执政的始终,并为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奠定了基础。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尽可能广泛地搜集、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方面的研究论著,汲取了其中有价值的一些观点。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与特点》,试图对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形成、发展以及主要特点作以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认真剖析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找出其中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展望二十一世纪布什新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改进未来的中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克林顿政府执政初期主要在人权问题上采取的对华遏制政策及其特点作了具体分析。克林顿政府执政初期的对华政策是“将谋求促进中国实行从共产主义到民主制的和平演变”,将最惠国待遇同人权问题挂钩是这一政策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二部分:较全面地分析了“全面接触”政策出台的成因及其这一政策的性质。在国际国内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作出同中国全面接触的决策,将美国的对华政策转为“通过对话改善关系”。依据这种政策,克林顿政府在诸多领域加强了同中国的交往与合作,但美国蓄意提高美台关系的做法,使“全面接触”又开始降温,并为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种下了更大的隐患。 第三部分:对克林顿政府围绕台湾问题对中国采取的遏制政策及其影响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分析。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以1995年2月制定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为指导,在台湾问题上公然违反关于“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使中美关系降到了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第四部分:主要对“全面接触”政策最终确立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以美国内对华政策大辩论为主要背景,克林顿政府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开始倾向于务实,逐渐接受了“接触论”。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美国政府内部已意识到对抗与遏制将不利于其亚太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推行。因而这一时期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侧重点由遏制转为接触。 第五部分:主要对“加深接触”政策及其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作了具体而较详细的叙述分析。克林顿政府在第二任期采取“加深接触’’政策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美国社会主流关于对华政策的认识大体趋于一致,同时还与克林顿本人的经历和个性有关。客观上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在战略上美国想利用中国实现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维持其在亚洲及世界的领导地位;其次,是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强争夺中国市场的能力,振兴本国经济;第三,美国在许多国际问题上需要同中国合作。 第六部分:对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所呈现出的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分析。克林顿执政以来的对华政策带有明显的两面性和不稳定性,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受到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和经济因素的制约;美台关系的走向出现危险变化。结束语:主要对克林顿政府执政以来的对华政策作了评析,探讨了中美两国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中美关系的前景作了初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