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广西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突破点,钦州市

  摘要

   钦州市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既具备现代国际旅游所追求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等五大要素,又兼有世界最热门的“河流、港口、岛屿、气候、森林、动物、温泉、溶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是一个集江、山、海为一体,融风光景点、民俗风情、历史文物为一炉的旅游区域,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但是,由于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晚,且较为盲目无序。迄今为止,全市还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总体规划,各个景点基本上还处在各自为政、孤军作战的状况;对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认识不够,导致一些最具特色、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受南宁、北海、防城港,特别是北海、防城港近邻负效应的影响,使得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举步维艰,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本文在广泛、深入进行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调查以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运用多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对钦州市旅游资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依据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模式、原则、条件、设想、突破点,较深入地探讨了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要突破旅游资源开发瓶颈,必须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点,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新提出采用点域开发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旅游精品,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点”的突破,树立钦州市鲜明的旅游特色,对一些旅游区点,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举措。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海上钦州、山上钦州、文化钦州”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和决策参考性。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其中第四部分为讨论分析的重点。  第一部分:钦州市概况。  这一部分从区域位置、区域特征、社会经济概况等方面简要分析了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条件。  第二部分:钦州市建制沿革。  首先简单介绍了钦州市自1949年以来建制的变换情况,然后从建制变换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落后的原因。  第三部分:钦州市旅游资源评估。  首先依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提出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对钦州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其次对钦州市15个旅游景点进行简单介绍;最后,采用楚义芳模型、特尔菲法对钦州市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第四部分: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  1)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  2)简要介绍了增长极理论和点域开发模式。认为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采取据点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政府主导的旅游开发策略,选择点域开发模式,实现“点”的突破。  3)提出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市场导向、突出特色、突出主题、可持续发展四大原则。  4)对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优势条件和近邻负效应等制约因素,指出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5)重点分析了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实现“点”突破的策略。指出应切实加强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领导,以“欢乐岛”为龙头项目,实施旅游精品、蓝色品牌、绿色品牌、古色品牌战略,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推进风景道的规划建设,尽可能地降低旅游时间比,增强旅游效果。  6)钦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突破“点”,即钦州市万果园、茅尾海红树林生态旅游区、欢乐岛旅游区、刘永福故居四个点的开发思路。  第五部分:结束语。  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全文的建议和思路。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要完成一个地市级的旅游资源开发深感能力和力量不强,故文中难免有不足和错误,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