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深圳大学师范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音高? 如何表示音高与频率的关系?

【答案】音高是一种听觉的主观心理量。当声音频率由低到高变化时,听觉便产生一种相应的由低到高的不同程度的音高变化。声音频率直接制约着音高。

音高随着声音频率变化,两者间的关系可以用音高量表表示。这个量表的建立,可采用两种心物量表法:多分法和等分法。多分法让听者将一可变纯音的音高,调到标准音高一半。再给标准音以不同的频率,直至包括整个可听范围的频率。等分法是给听者一个高频声和一个低频声S 1、S 5,让他在两者之间调出3个音S 2, S 3, S 4使相邻两音,即S 1和S 2, S 2和S 3和S 3、和S 5的音高的距离相等。两种方法所确定的音高量表很一致。

2. ERP 技术在注意领域内有哪些应用?

【答案】ERP 即事件相关电位,指在时间上与事件相联系的电位,是注意的电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因变量。ERP 技术在注意领域内的应用有:

(1)注意分散任务的研究。注意分散任务是一种使各种刺激竞争注意资源,从而使注意发生分散的任务。研究表明,对目标刺激的注意,提高了ERP 在P200到P300的振幅。这意味着大振幅事件相关电位的P200成分与注意分散任务有关。

(2)不随意注意的研究。朝向反应是不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是指由新异的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一些研究者通过对ERP 的研究发现,一个常出现在大脑额区或额中央区的ERP 成分—不匹配负波与朝向反应密切相关。

(3)有关早期选择理论的研究。电生理学测量对于寻找选择位点是很方便的,因为它提供了对刺激和反应之间加工过程的连续测量,研究者可以准确判断受注意和不受注意的刺激所对应的ERP 在什么阶段开始产生差异。ERP 实验的发现为早期选择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3. 明视觉与暗视觉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明视觉和暗视觉特点为:

(1)明视觉的光感受器是锥体细胞,锥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凹; 暗视觉的光感受器是杆体细胞,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边缘。

(2)明视觉对白天日光敏感,暗视觉对黑夜光线敏感。

(3)明视觉的最敏感波峰为555nm ,暗视觉的最敏感波峰为507nm

(4)明视觉可以感受到颜色,而暗视觉不可以。

(5)明视觉的暗适应过程比较快,大约在5分钟内完成; 暗视觉的暗适应过程比较慢,大约在30分钟内完成。

(6)明视觉的空间分辨率高,但光感受性低; 暗视觉的空间分辨率低,但光感受性高。

4.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类型的设计?

(2)该类型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案】(1)这是一个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判断的依据是:该研究方案对被试实施实验处理,并在实验处理前后周期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

(2)时间序列设计的基本形式是:一系列前测~实验处理~一系列后测。如果实验处理前后测量结果基本上是连续的,表明实验处理无效; 如果前后测量结果不连续,说明实验处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优点:

①可较好地控制“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

②可控制测量因素的影响;

③可较好地控制统计回归的因素。

缺点:

①没有控制组,因此很难对其他额外变量加以控制;

②测量与处理的交互作用难以得到控制;

③多次实施前测可能降低或增加被试对测试的敏感性。

5. 试举一个或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注意的功能。

【答案】上班开车去往单位的途中,当开到十字路口时,如果遇到红灯,你会感到警觉,并且赶紧刹车,等绿灯亮之后再驾车,而如果遇到的是绿灯则直接行驶。在这个过程中,看到红灯和绿灯都是警觉的作用; 而看到红灯停车和看到绿灯开车,这二者分别作不同的反应,注意起到了定向的作用; 同时当你踩刹车和松开刹车行驶的时候又包含了注意的执行控制功能。

6. 简述社会认知和非社会认知在记忆上有什么差异?

【答案】Mitchell 等人(2004)关于社会认知与非社会认知在记忆上差别的实验。

(1)实验材料

180个描述人格特质的句子,分别描述18种人格特质; 如,可爱有趣的(舞会上他第一个开始跳舞),不替别人着想的(他拒绝将他多余的毛毯借给别的野营队员)等。

(2)实验过程

①学习阶段

a. 句子与18张面孔配对,每张面孔与10个句子配对,其中5个句子都属于一种人格特质(如,可爱有趣的),其余5个句子从描述其他人格特质的句子中随机挑选。

b. 面孔一句子对呈现时要求被试“形成印象”,或要求被试“记住顺序”。因此,被试就有了社会认知的与非社会认知的两种任务。

c. 指示语告诉被试在“形成印象”时,要根据句子去推测某人的人格特质,以后要测验他们关于18个人(面孔)的推断。“记住顺序”的指示语告诉被试,要根据句子描述某人(面孔)经历过的活动并记住句子出现的顺序,以后要测验这种顺序。

d. 实验中并不进行关于18个人的推断的测验,也不进行句子顺序的测验。

②再认阶段

a.180个句子重新一一与面孔配对呈现。对应于大脑的扫描过程。

b. 再认测验分三组进行,每组的结构为::6张面孔,其中1张是正确的,其余5张是干扰项; 每张面孔呈现10次,共使用60个句子,其中30个句子是““形成印象·,的,另外30个句子是“记住顺序”的。

c. 被试的任务是在每组的6张面孔中挑出一张,该面孔与呈现的句子配对过。

(3)实验结果

①行为结果

17名被试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被试正确将面孔与句子匹配的概率为58.8%,远高于随机的概率(1/6—16.7%)。更重要的是,社会认知,即“形成印象”条件下的击中率62.9%显著高于非社会认知,即“记住顺序”,条件下的击中率为54.6%。

②fMRI 的结果

fMRI 的结果表明,“形成印象”任务激活了背内侧前额叶,而非社会性的“记住顺序”任务则激活额上回与顶回、前中央回和尾状核。此外,在再认测验中,“形成印象”的社会认知的正确再认激活了背内侧前额叶,而“记住顺序”的非社会认知正确再认则激活了右侧海马。

7. 如果你曾开过止痛药缓解手术痛苦或牙痛,你可能经历痛(伤痛)或感觉与痛源定位能力的分离。把这和盲视及无觉察知觉联系起来。

【答案】(1)止痛药通常是通过化学物质来阻断神经间的信息传递,以此来达到比痛的目的。由于神经间的信息传递能力丧失,因此会导致痛或感觉与痛源定位能力的分离。

(2)无觉察知觉是指涉及无意识层面的知觉加工,盲视是著名的无觉察知觉现象,被韦斯克兰茨用来描述不承认有觉察知觉的病人在盲点(盲场)中的视觉能力。

(3)感觉与定位的分离与无觉察知觉的本质是相同的,二者都强调了对刺激的无意识。

8. 色子游戏的一般规则是怎样的? 怎样定标准可以使猜对的百分比超过50%?

【答案】(1)色子游戏的一般规则

一次掷3颗色子,2颗是正常的,即每个面有一个数字,依次是1到6。第三颗是特殊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