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反应时间研究中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如何分解?

【答案】(1)速度与准确率权衡

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亦即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这就是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SAT )现象。

(2)Meyer 等发展了“速度与准确率分离技术”(SAD )。这种技术可以把反应过程中猜测

SAD 技术由两部分组成:滴定的反应时程序过程的准确率和反应时分布分别加以描述。(TRT 程序)

和平行精细的猜测模型(PSG 模型)。

①滴定的反应时程序(TRT 程序)

TRT 程序是SAD 技术的一个具体获得反应时分布和反应准确率的方法。它包括普通试验和信号试验。

a. 普通试验

先呈现一个预备信号,接着呈现一个或正或负的测验刺激,让被试立即作出相应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并给予反馈,鼓励被试在确保准确率的前提下尽快地反应。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具有高准确率的反应阈值,为评价被试在信号试验中的反应提供基线。

b. 信号试验

在测验刺激呈现之后的不同的延时后,给出一个短暂的信号,要求被试立即对测验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不同的延时时间是主试控制的变量。由于有的延时很短,被试可能来不及获得刺激的全部信总,因此,允许被试根据所获得的部分信息进行猜测而作出反应。通过变化信号出现的不同时间,可得到在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的大量数据。

②平行精细的猜测模型(PSG 模型)

对TRT 程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要依赖于平行精细的猜测模型(PSG 模型)。PSG 模型假定有两个平行的加工过程:正常加工过程和猜测加工过程,这两个加工过程的持续时间都是随机独立的。

a. 正常加工过程

正常加工过程包含在普通试验和信号试验之中,当测验刺激呈现,被试能在“全部”信息达到很高的阈值时,识别出测验刺激并作出相应反应,这一加工过程就终止。

b. 猜测加工过程

猜测加工过程始于反应信号刚呈现之时,一旦信号被觉察,被试必须立即对刺激作出反应。被试的这种迫选决定是根据测验刺激呈现和信号出现之间的正常加工过程中已积累的所有的部分信息而作出的。求猜测加工过程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

首先,计算猜测加工过程的反应时间。

经(4.1)式可估计出猜测加工过程完成时间的累积分布函数,并可由此而揭示出猜测加工过程的时间特性。其次,估计猜测加工过程的准确率。

经上述计算,就能获得各时间间隔下反应时作业中的猜测加工过程的准确率即P (准确/tgs

2. 过滤范式具体包括哪些范式?

【答案】过滤范式的基本原理是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过滤范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范式:

(1)双耳分听范式

双耳分听范式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分别听到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要求被试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或者以双耳同时接收的信息顺序成对再现,或者随意再现。布罗德本特使用双耳分听技术对单通道过滤器模型进行了验证。

(2)整体—局部范式

Navon (1977)提出了整体一局部范式。在该模型中,大图形由一组小图形构成,如整体的“H ”是由局部的“T ”组成的。实验呈现的图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字母与局部字母是一致的,另一种是不一致的。该范式的两个自变量分别是:整体一局部的一致性和注意的指向(被试注意整体或者注意局部)。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必须报告局部字母时,如果整体字母与局部字母小符,那么反应时变慢; 而当被试报告整体字母时,局部字母是否与整体字母相符,反应时却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根据这个结果,Navon 得出结论认为整体字母先于局部字母被识别。该范式对注意过程和感觉特征(如尺寸和空间频率)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很有用。

(3)双侧任务范式

在双侧任务中,要求被试报告呈现于画面中央的字母而忽略呈现于目标两侧的字母(即要求被试注意中央的字母)。自变量是中央字母与两侧字母的一致性和距离,因变量是被试报告中央字母的反应时。实验结果是中央和两侧的字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较快,而两侧和中央字母不一致时反应时往往变慢; 但是,如果两侧字母离目标较远,那么这种干扰效应会减小或被排除。两侧物体的干扰作用反映了被试无法把注意完全集中在目标上。此范式对于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

域分散程度的研究很有用。

(4)负启动范式

在该范式中每次试验呈现两个刺激,其中一个需要被注意并作出反应。比如,呈现重叠的黑色和自色字母,要求被试说出每个自色字母的名称。当前一次试验中不被注意的项目在下一个试验中变成被注意的项目时,被试的反应时变慢。这说明不被注意的字母被识别并记住了。该范式常被用来评估对一个刺激有意忽略的情况下,注意能够多大程度上自动地分配到该刺激上,并影响此后的加工。

3. 经典双任务范式有哪三类常见结果?

【答案】在最经典的双任务范式中,要求被试同时执行两项任务,而且规定了他们对每个任务的投入程度。其三类常见结果分别如下:

(1)第一类结果

如果两个任务包含相同的认知加工过程,那么更注意某个任务会使该任务的作业水平提高而另一任务的作业水平相应降低。例如,如果任务A 要求被试记住左耳听到的一系列单词,而任务B 要求被试记住右耳听到的一系列单词。那么由于这两个任务相互竞争工作记忆资源,左耳成绩和右耳成绩之间将会呈现近似标准的反比关系。

(2)第二类结果

当两个任务相对独立时,同时执行两个任务的水平可以和单独执行每个任务一样好。例如,在记住左耳和右耳信息的双任务中,正常被试会表现出任务间的竞争,但某些裂脑人却可以表现出左耳作业水平与右耳作业水平相互独立的结果。

(3)第三类结果

某项任务略受另一个任务的影响,但小成完全相反的关系。例如,一个经验丰富的钢琴师可以一边很流利地谈话一边弹奏难度适宜的曲子,但如果弹奏太难的曲子或参加复杂的谈话时他就无法应付自如了。

4. ERP 的哪些变化与注意的特定状态相联系? 举例说明。

【答案】ERP 即事件相关电位,指在时间上与事件相联系的电位,对注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注意的电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事件相关电位发生变化的大脑部位、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方式以及刺激呈现后的电位变化方向和潜伏期等特征都可能与特定的注意状态密切相关,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的分析可以对注意的某些特点作出推论。

(1)通常要把事件相关电位中的许多成分分离出来,并以峰值方向和潜伏期加以命名,这些成分往往与某种特定的注意状态相联系,因此可以把它们作为对应的注意状态的指标。峰值的方向用字母P (正波), N (负波)来表示。例如,P 300表示的是潜伏期为300毫秒的正波,而N 400。则表示潜伏期为400毫秒的负波。

(2)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根据某个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的特征来推断某种注意状态的特征或作用。那么实验中最基本的自变量就是注意的状态(如注意指向一个刺激而忽略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