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76企业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控制图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控制图的原理为:控制图上有中心线、上控制线、下控制线,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的描点序列。若控制图中的描点序列落在上控制线和下控制线之外或者在上下控制线之间的排列不随机,就表明过程异常。常规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偶然因素和异常因素两类因素的有效手段,当过程中只有偶然因素而无异常因素时过程就处于统计控制状态。通过控制图可以将所描点与控制界限或规范界限相比较,从而能直观看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应用控制图对过程监控时,可根据判异准则来发现问题加以预防。应考虑为所确定的控制的对象选择合适的控制图。控制图是根据稳态下的条件来确定的,如果条件有改变,应重新修订控制图,并重新抽取数据进行检验。
2. 转包生产怎样影响总体计划?
【答案】转包生产通过下列方式影响总体计划:
(1)间接影响:转包生产能直接影响供给,转包生产的产量、价格影响企业的供给量,而供给又会影响企业的总体计划。即,转包生产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总体计划。
(2)直接影响:转包生产本身就是总体计划的一部分,转包生产会直接影响着总体计划。
3. 组织机构设计原则有哪些?
【答案】组织机构设计原则有:
(1)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初期,一般较多地选择间接出口方式,很少改变其基本的组织结构,只是利用其在国内销售中的相同销售管理部门来完成销售订单。
(2)选择许可交易方式进行国际经营的企业,许可方只需洽谈合同和收取技术转让费,一般也不需要改变国内组织结构。
(3)当国际经营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核心业务时,企业为了更好地实施其国际经营战略,应设立适当的组织机构管理其国际经营业务。
4. 管理中控制的含义与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管理中控制的含义与重要性分别为:
(1)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监督管理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具体地说,
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够实现,各级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 或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发展的需要,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计划,并调整整个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就像一艘船上的舵,使组织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2)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控制的普遍性
控制职能普遍存在于任何组织、任何活动当中。因为在现代管理系统中,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组合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时空变化及环境的影响很大,内部运行和结构有时变化也很大,加上组织关系错综复杂,随机因素很多,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制定出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不仅可能会出现偏差,而且还会发生未曾预料到的J 清况。
②控制的全程性
控制职能作为实现目标及改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存在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尽管公}一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但是这些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能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必须依靠控制工作在计划实施的各个阶段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来实现。
5. 国际企业管理的组织模式主要有哪些?
【答案】国际企业管理的组织模式主要有:
(1)出口部门
当出口销售量占企业销售总量的比重较大时,为了对出口经营实施更好的控制,企业往往设立独立的出口部门。出口部门负责所有出口产品的市场定价、促销与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等业务。
(2)国外子公司与国外事业部
①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开拓国外市场,强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往往设立本企业(母公司)下属的国外公司法人组织(子公司)。
②为了对国外销售子公司与制造子公司进行管理,一般在企业内设置国外事业部。
(3)国际事业部
随着国外生产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在世界的主要地区都设立了数量较多的生产、销售子公司,国外经营活动在企业整体经营中已占据重要位置。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的国外经营业务,企业的国外经营业务管理组织从国外事业部向国际事业部转换。
国际事业部与国内事业部具有同等的组织地位,其作用是管理、控制国外经营业务,并被赋予有关国外经营业务的一切责任与权力,国外子公司也在其控制与管理之下。
(4)全球化组织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从全球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出发构建全球化组织。全
球化组织的构建基础一般可以选择以世界产品类别为基础或以世界地区或国家为基础。主要包括:①世界产品事业部组织; ②世界产品事业部组织:③世界矩阵组织:④跨国网络组织。
6. 试述知识管理实施项目的一般程序和实施策略。
【答案】知识管理实施项目的一般程序和实施策略分别为:
(1)知识管理实施项目的一般程序
①认知认知的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实施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
②战略
在此阶段包括拟定知识管理战略,即确定知识管理的目标与范围,同时拟定信息技术、组织结构、知识管理业务流程等战略问题。
③设计
设计阶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a. 先导计划的选定。通常选择从一个抗拒较小的、接受程度较高的、高层主管感兴趣的地方开始实施项目,以便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b. 对具体的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采用的技术、与知识管理适应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进行设计。不能独立地设计一这些层面,而要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系统的规划。
④原型开发与测试
此阶段是上述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设计方案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其目的是以短期实施效果评估知识管理规划的质量,同时力图在测试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
⑤导入
在原型开发与测试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⑥评估与维护
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明确的、公平的、适合的以及能够影响员工行为的各种衡量指标定期、持续地评估知识管理的绩效,并山此改善、增强知识管理的功能。
(2)知识管理实施项目的实施策略
①企业最高层的重视
在企业中,推进项目实施,最重要的是得到企业决策者的全力支持。企业的高层领导有权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制定战略规划、运作流程,并进行人员配置、资金调配等。知识管理项目的实施往往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变化,所以企业高层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
②建立专门的项目实施小组
为了保证知识管理项目顺利实施,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专门的实施小组,负责对整个项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