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DNA 损伤(DNAdamage )。

【答案】DNA 损伤是指发生在DNA 分子上的任何化学改变。

2. 起始密码子。

【答案】起始密码是指指定蛋白质合成起始位点的密码子。最常见的起始密码子是蛋氨酸密码:AUG 。

3. 顺式作用(cis-acting )。

【答案】顺式作用是指位于DNA 上的序列组件只对其自身下游的序列起作用。

4. 类脂。

【答案】类脂是指除脂肪以外的其他脂类,包括磷脂类、固醇类等。

5. 三羧酸循环。

【答案】三羧酸循环又称柠檬酸循环、Krebs 循环(Krebs cycle),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在线粒体中,用于乙酰CoA 中的乙酰基氧化生成反应是由乙酰和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6. 鞘憐脂(sphingomyelin )。

【答案】鞘磷脂是由鞘氨醇、脂肪酸和磷酰胆碱(少数是磷酰乙醇胺)组成,主要存在于神经的髓鞘中。

7. 组胺(histamine )。

【答案】组胺又称组织胺,是组氨酸脱羧而成的。存在于体内的肌肉、乳腺、神经组织、肝脏和胃黏膜等。具有刺激胃黏膜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促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在创伤性休克、发炎部位和过敏组织中都有组胺存在。

8. 泛肽途径。

【答案】泛肽途径又称碱性系统,是指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细胞内的蛋白降解系统,主要降解短寿命蛋白质和反常蛋白。

第 2 页,共 31 页

和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

二、问答题

9. 蛋白质的折叠结构有何特点?

【答案】折叠结构又称为片层结构,它是肽链主链或某一段肽段的一种相当伸展的结构,多肽链呈扇面状折叠。

(1)两条或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多肽链(或肽段)侧向聚集在一起,通过相邻肽链主链上的氨基和羰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连接成片层结构并维持结构的稳定。这些肽链的长轴相互平行,而链间形成的氢键与长轴接近垂直。

(2)氨基酸之间的轴心距为(3)

(反平行式)和

(平行式)。

折叠结构有平行排列和反平行排列两种。

(4)侧链的R 基团交替地分布在片层平面的两侧。

10.试述非离子型去垢剂增溶膜蛋白的机制。

【答案】非离子型去垢剂为两亲性分子,当它们与膜蛋白作用时,可以用非极性端与膜蛋白的疏水区作用,取代膜脂,极性端指向水中,使蛋白质成为水溶性,从而与膜分离。

11.用AgN03对在10ml 含有l.Omg/ml蛋白质的纯酶溶液进行全抑制,需用该酶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0ml 酶液中含纯蛋白质

设该酶最低分子质量为2,

所以,该酶的最低分子质量为

12.—种纯酶按质量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试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31)。

【答案】由于亮氨酸; 异亮氨酸131—18=113。以亮氨酸为例计算有

因此该纯酶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和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则该纯酶的最低相

3个异亮氨酸;又因为这两种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31,故其相应残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对分子质量为:

13.下列蛋白质的混合物在什么pH 时电泳,分离最为有效?

(1)血清清蛋白和血红蛋白; (2)肌红蛋白和胰凝乳蛋白酶原; (3)卵清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脲酶。

【答案】(1)血清清蛋白pl=4.9,血红蛋白pl=6.8(4.9+6.8)/2=5.85,在(2

)肌红蛋白

(3)卵清蛋白

胰凝乳蛋白酶原

血清清蛋白

脲酶

第 3 页,共 31 页

时电泳,分时电泳,分离最

离最为有效。点样时样品点在中间,血清清蛋白向阳极移动,而血红蛋白向阴极移动。

为有效,点样时样品点在中间,肌红蛋白向阳极移动,而胰凝乳蛋白酶原向阴极移动。

时电泳,分离最为有效,样品

点在中间,血清清蛋白留在原点,卵清蛋白向阳极移动,脲酶向阴极移动。

14.下图是一个带有单链末端的双链DNA 分子,分别写出用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理后得到 的延伸产物并简单解释原因。

【答案】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III 处理后的产物为:

端粒酶处理后的产物为:

或端粒酶处

DNA 聚合酶III 跟大多数其他DNA 聚合酶一样,需要模板和引物,所以从下面一条链的端开始延伸

DNA

链;端粒酶本身由蛋白质和RNA 两种组分组成,其中RNA 部分的一段可以作为

模板,因此端粒酶可以在DNA 的凸出末端添加DNA 序列。

15.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可预测它的三维结构,下面是一段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1)基于以上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将会在何处形成弯折(bend )或转角(2)何处形成链内二硫键?

(3)假定此序列是一个较大的球状蛋白质分子中的一部分,指出以下氨基酸残基:D 、I 、T 、A 、Q 、K 的可能位置(在蛋白质的表面还是内部),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1)弯折(bend )最可能出现在7位和19位,即脯氨酸残基处,在顺式构象中的脯氨酸残基伴随着转角(turn )。

(2)在13位和24位的半胱氨酸残基之间可以形成二硫键。

(3)极性和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如D 、Q 、K 位于球状蛋白质分子的表面,而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如A 、I 位于球状蛋白质的分子内部。苏氨酸(T )虽然有极性,但是在水中极性接近零,所以它在蛋白质分子的表面和内部都可以发现。

16.过氧化氢酶的值为当底物过氧化氢的浓度为下,过氧化氢酶被底物所饱和的百分数。

【答案】所谓酶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比即是反应速度与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比。根据米氏方程知:

时,求在此浓度

三、论述题

第 4 页,共 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