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813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农村工业化
【答案】农村工业化是位于农区的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工业化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植入到广大的农村,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 企业最佳规模
【答案】企业最佳规模是指企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长期平均费用最低的规模,也指利润率、利润额、附加价值额、人均附加价值、生产率等为最高的规模。
3. 地方化(本土化)
【答案】地方化包括两层含义:
(1)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为达到地方市场认可的目的,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2)地方化也指从地方利益出发,利用全球化的有利一面,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 产业集群
【答案】产业集群最先山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到了2000年,波特对于产业集群的新界定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5. 补充区域
【答案】补充区域是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即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补充区域的形成机制: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6. 劳动力成本指数
【答案】劳动力成本指数是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7. 经济距离
【答案】经济距离是指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大小。
8. 区域管制
【答案】区域管制是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域管制的特点:
①在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单纯政府上下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
②区域发展中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在内的各个利益主体通过平等协商的形式,解决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协调好区域发展中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③建立一套多中心、分散化、独立与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解决争议的机制。
9. 临界等费用线
【答案】临界等费用线是指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 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
10.供给范围上限
【答案】供给范围上限是指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11.增长极
【答案】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增长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12.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答案】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有关要素禀赋的论点。它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
二、简答题
13.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答案】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
(1)欧美学者的表述:
①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②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相关部分。
③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种利用等)
④这种研究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2)我国学者的表述:
①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势和优化调控。
②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也可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地域系统的一门学科。
③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3)经济地理学的观点:
①经济活动的内容;
②经济活动的区位;
③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④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4.区域空间结构的三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答案】(1)区域空间结构有三种基本形式
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和网络式空间结构。
(2)区域空间结构三种形式的内在联系
①极核式与点轴式、网络式的内在联系
极核式空间结构是空间结构的早期形式,在相对均匀的区域,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率先得到发展而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区,开始打破原始的均衡状态出现增长极。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对区域的发展产生极化效应,吸引周围地区的经济要素向增长极集中。增长极及其吸引的周围腹
地所构成的空间结构就称为极核式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由原始的均衡状态过度到非均衡状态。
②点轴式与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内在联系
点轴式空间结构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空间结构发展的中期形式,是由极核式空间结构向网络式空间结构发展的一种过度状态。在增长极的发展和极化作用下,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