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金融压制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金融压制”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 麦金农(Ronald Mckinnon0和爱德华. 肖(Edward Shaw )。该理论考察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它认为,由于政府当局过分干预金融,人为的压低利率和汇率,使两者无法真实地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关系,而政府又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结果造成金融和经济的恶性循环关系:金融制度的落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停滞或落后又制约着金融制度的发展。
金融压制论的主要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金融抑制的根源
金融抑制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根源。根据麦金农一肖的观点,金融抑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分割性。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具有严重的分割性,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分散于零散的经济单位之中,国内市场也处在割裂状态,市场价格千差万别,这种“分割经济”也就决定了金融体制的割裂与脆弱。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有限的金融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导管的作用,因而投资多局限于本行业之中,造成了“内源融资”的盛
行和储蓄不足,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再投资能力,造成全社会范围内效益的损失,延缓了经济发展。
②政府的过多干预。从政治方面看,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市场的作用持怀疑态度,加之本国经济的落后与割裂,因此它们宁肯相信政府干预的力量也不愿将国家的经济命脉交由那只“看不见的手”来操纵。
①信贷管制。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高利贷就意味着剥削,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而且支付了高额利息的生产商又会通过成本推进效应,将这笔费用计入最终产品的价格中,从而导致通胀率的上升。因此,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了较为严格的信贷管制。
(2)金融抑制的手段和表现
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常常实施一些错误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主要表现为: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规定存贷款利率上限。由于惧怕高利率会引发高通胀,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采取了规定存贷款利率上限的做法,这种僵硬的名义利率往往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对于储蓄者来说,得到的实际利率为负数,当然就不愿将货币余额再存入金融体系之中:另一方面,较低的贷款利率又刺激了借款人的强烈的借款需求,导致资金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于是借款人纷纷转向非组织的金融
市场来寻求所需的资金。这种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反过来又加剧了金融管制的盛行。
②汇率管制。由于本国经济的长期落后,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需要依赖进口,于是政府常常采取高估本币低估外币的方法来保持本币币值的相对稳定性。这一方面导致发展中国家外汇市场发育缓慢,另一方面也对该国的出口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并造成经济上的长期依赖性和落后性。
③金融管理方面的弊病。例如政府部门高度集权,管理机构重复设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矛盾等。
②金融体系的抑制现象。包括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和金融工具单调等等。
(3)金融抑制后果
由于金融与经济的密不可分性,金融抑制战略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负效应:①负收入效应:②负储蓄效应:③负投资效应:④负就业效应。
2. 简析后凯恩斯学派关于投机性货币需求的见解。
【答案】后凯恩斯学派关于投机性货币需求的见解如下:
(1)后凯思斯学派认为,凯恩斯在论证其投机性货币需求时的假定与现实不符。这个假定是:投机者通过对利率的预期,会在货币与债券之间选择能带来最大收益的资产,而后凯恩斯学派认为这样的假定与现实世界不符。他们仍然假设社会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现实生活中,微观经济主体的选择并非只有货币或债券,二者只取其一; 大多数情况下是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变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因为在考虑收益的同时也要考虑风险。
(2)现实生活中,收益的高低与风险的大小是并存的,而且也有好多层次。债券的投机亦如此。从债券角度考虑,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既要考虑持有债券能够获得利息收入,同时也必须考虑将要冒多大的债券跌价的风险。也就是说,持有债券的比重增加,预期财富也会增加; 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增大,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大。虽然保存货币无收益,但风险却较小,而且等于拥有流动性。微观经济主体不得不全面权衡,并找出持有货币和债券的最佳比例关系。这又属于多样化资产组合问题。因此,后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投机性需求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多样化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3. 什么是利率? 它是如何分类的?
【答案】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一利息/本金。
利率按照不同的标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经济生活中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
(1)按照计算日期不同,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年利率是指按年计算的利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月利率是指按月计算的利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 日利率是指按天计算的利率,通常用万分数()表示。三者可相互换算:
年利率=12×月利率=365×日利率
日利率=(1/30)×月利率=(1/365)×年利率
(2)按照计算方法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单利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只按本金计算
利息,利息不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其计算公式是:
式中,I 为按单利计算的利息额,p 为本金,r 为利率,n 为借贷期限。其本利和S 的计算公式为:
与单利相对应,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的期限,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通称“利滚利”。复利有终值和现值的概念之分。终值也称本利和或到期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出每期的利息,将其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和利息的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 为终值,其他符号含义同上式。
(3)按照性质不同,利率又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种。名义利率是指货币数量所表示的利率,通常也即银行挂牌的利率。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差数。实际利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较为简单但比较粗略的计算方法,其公式为:
R=r-p
式中,R 为实际利率,二为名义利率,p 为通货膨胀率。
另一种是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其公式为:
(4)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确定的利率,在整个借贷期间内,利率不因资金供求状况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稳定不变。浮动利率是指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共同确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的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各有其优缺点。固定利率便于借方计算成本、贷方计算收益,但有一定的风险。在期限较长、市场利率变化较快的情况下,借贷两方中必有一方受损。浮动利率可以减少市场变化的风险,但不便于计算与预测收益和成本。我国现在所说的浮动利率是指各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在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基础上按一定幅度上下浮动的利率。
(5)按形成的方式不同,利率可分为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两种。官方利率是指一国政府或货币管理当局(通常为中央银行)所确定的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借贷双方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争所形成的利率。在一般情况下,官方利率比较稳定,而市场利率的起伏波动则比较大。
4. 票面利率、收益率、到期收益率的异同何在?
【答案】票面利率是指金融下具的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金融工具的票面利率主要受基准利率、发行者资信、偿还期限、利息计算方式和资本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等的影响。
收益率指当期收益率,即用债券的票面收益除以债券当时的市场价格所得的收益率。它与票面利率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计算比率时,前者的分母是债券面值,后者的分母是债券的现行市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