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809运筹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求一个赋权图中包括指定边集的最小连接方案(最小树),下面( )方法是正确的。
A. 最小树的初始边集为图中最小权边,按其余各边的权从小到大,逐一检查选取
B. 最小树的初始边集为某一条指定边,按其余各边边的权从小到大,逐一检查选取
C. 最小树的初始边集为所有指定边的集合,按其余各边边的权从小到大,逐一检查选取
D. 最小树的初始边集为权最小的一条指定边,按其余各边边的权从小到大,逐一检查选取
【答案】C
【解析】该问题不是简单的最短路问题,它要求最小连接方案包括指定边集,所以,最小树的初始边集应为 所有指定边的集合。
2. 企业进行库存管理与控制的目标不包括以下( )。
A. 保证生产或销售的需要
B. 降低库存占用资金
C. 降低花在存储方面的管理费用
D. 较低的货损
【答案】D
【解析】货损与库存管理与控制无关,与采购的运输等其他环节有关。
3. 无约束最优化问题
)问题的( )。
A. 全局最优解
B. 局部最优解
C. 极点
D .K-T点
【答案】B
,【解析】局部最优解即在X*的某邻域,满足则称X*是函数的局部最优解。
4. 某一线性规划问题中的某一资源的影子价格为4,当其可用量在其灵敏度允许范围内增加一
,下述正确的是( )个单位时(假 定资源获得价格不变)。
A. 收益减少4个单位
B. 收益增加4个单位
中,如果在X*的某个领域内满足,则X
’是
C. 最优解不会发生变化
D. 产量一定增加4个单位
【答案】B
【解析】某种资源的影子价格的经济意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资源变化所引起的目标函数的最 优值的变化。
二、填空题
5. 在灵敏度分析时, 当LP 某系数发生变化使原最优单纯形表中的解为该LP 的一个正侧解,但不是可行解, 为求新的最优解, 处理办法是:_____。
【答案】对偶单纯形法
6. 对于线性规划问题:MaxZ=CX.AX≦b.X ≧0,若B=(P 1,P 2,…,P m )为A 中m 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 且为该LP 的一个可行基,则对应于基B 的基可行解为:_____,该基可行解为最优解的条件是:_____。 【答案】,对于一切有。
【解析】若B=(P 1,P 2,…,P m )为A 中m 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
此时令非基变量
, 这时变量的个数等于线性方程组的个数,用高斯消去法,可求得对应
于基B 的基可行解
为。由最优解的判别定理,若对于一
切
, 则所求得的基可 行解为最优解。
7. Fibonacoi 法在[2,6]区间上取的初始点是_____。
【答案】,
【解析】由Fibonacci 的计算方法可知。
8. 若对偶问题为无界解,则原问题:_____。
【答案】无可行解
【解析】任一对偶问题的可行解都是原问题的上界,而原问题的任意可行解都是对偶问题的下界。若对偶问题为无界解,则原问题的目标函数
即没有可行解。
无界,即无限小,则z 无解,
三、判断题
9. 网络图中任何一个结点都表示前一工序的结束和后一工序的开始。( )
【答案】×
【解析】网络图的起始点只表示一工序的开始,结束点只表示一工序的结束。
10.如果线性规划问题无最优解,则它也一定没有基可行解。( )
【答案】×
【解析】当问题的解为为无界时,此时该规划问题无最优解,但存在基可行解。
11.若需将某工程项目工期缩短到了10天,简单可行的方法是:任意找出该项目网络中一条关键路线,采取 必要措施将其缩短到10天即可。
【答案】√
【解析】若网络计划图的计算工期大于上级要求的工期时,必须根据要求计划的进度,缩短工程项目的完工 工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对关键工作的投入,以便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实现工期缩短。 ①采取技术措施,提高工效,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使关键线路的时间缩短; ②采取组织措施,充分利用非关键工作的总时差,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
12.已知y i *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若y i *>0,则说明在最优生产计划中第i 种资源己经完全耗尽。( )
【答案】√
【解析】对偶问题互补松弛性质中,表明在最优生产计划中第i 种资源已经完全耗尽。
13.用动态规划方法求最优解时,都是在行进方向规定后,均要顺着这个规定的行进方向,逐段找出最优途 径。( )
【答案】√
【解析】用递推法求解动态规划问题,首先将过程分成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选取状态变量和决策变量并定 义最优值函数,然后写出基本的递推关系式和基本方程。其行进方向的规定,即选择用逆推法还是顺推法。因 为动态规划的状态具有无后效性,所以必须按规定的行进方向逐段找出最优途径。
四、证明题
14.证明:矩阵对策
的鞍点不存在的充要条件是有一条对角线的每一个元素均大于另一对角线上的每一个元素。
【答案】(l )先证充分性,要使鞍点存在,就必存在有 ①
可假设主对角线的每一个元素均大于次对角的每一个元素,即 使对一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