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暨南大学有机化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写出下列反应的中间体,并为整个反应提出合理的可能的反应机理。

【答案】中间体为:

反应机理:

2. 推测下列各化合物可能的构造。

(1)分子式为(2)分子式为

的化合物A 、B 、C 和D ,它们都含有苯环。A 能溶于酸和碱中,B 能的化合物A ,不溶于水、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A 与氢氧化钠溶液一

溶于酸而不溶于碱,C 能溶于碱而不溶于酸,D 不能溶于酸和碱中。

起回流时慢慢溶解,同时有油状化合物浮在液面上。用水蒸气蒸馏法将油状产物分出,得化合物B 。B 能溶于盐酸,与对甲苯磺酰氯作用,生成不溶于碱的沉淀。把去掉B 以后的碱性溶液酸化,有化合物C 分出。C 能溶于碳酸氢钠,其熔点为

【答案】

3. 在二溴甲烷中用1摩尔的溴化铝处理化合物A ,可得惟一产物B ,产率78%; 若用3摩尔的溴化铝处理时,化合物C 和D 却有97%的总收率。试对此作出解释。

【答案】

当用1摩尔的溴化铝处理A 时,发生付氏酰基化反应,由于带烷氧基的苯环比苯活泼,因此反应发生在此环上,得到产物B 。

若3摩尔的溴化铝被使用,则溴化铝除了络合酰氯上的氯外,还与烷氧基上的氧的孤对电子络合,使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使其活性比苯小,因此酰化反应发生在苯上,同时络合可使芳香醚发生断裂而得到C 和D 。

4. 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手性中心的

构型。

【答案】首先将与手性中心相连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按优先级别排列,将最小的原子或基团放到距观察者最远的位置,其他三个基由大到小若为顺时针,则为R 型,逆时针则为S 型。

5. 写出下列反应历程。

【答案】

6. 对一系列取代的环己酮和原菠酮,人们发现用三甲氧氢化铝锂具有比三叔丁氧氢化铝锂更强的加在分子位阻较小一面的倾向。试作出这一行为可能的解释。

【答案】氢化物在还原中的选择性主要与它的位阻效应有关。三甲氧氢化铝锂在四氢呋喃溶液中主要以缔合物的形式存在,而三叔丁氧氢化铝锂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因此作为还原剂,缔合的三甲氧氢化铝锂比三叔丁氧氢化铝锂单体具有更大的位阻效应。从而有更强的加在分子位阻较小一面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