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之体育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目标
【答案】我国的体育目标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国民素质”。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 群众体育
【答案】群众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求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运动技能?简述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答案】(1)运动技能的概念
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2)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①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运动技能是后天学得的,并能相当持久地保持下来的动作活动方式,如骑车、打球等。它是以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间的密切协调为必要条件的动作活动方式,要通过艰苦训练和意识性努力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②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识过渡
动作技能的操作具有随意性,尤其是在技能形成的初期。但随着反复练习,操作的控制逐渐由意识性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③运动技能的程序化
练习使动作技能学习从开始时的动作呆板、不协调、时空不准确和易出错,到逐步熟练,直至动作操作自动化。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运动行为都是由程序控制的,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程序的获得过程。
④动作技能的自动化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从低层次的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关系向高层次的协调关系发展,最终达到高度完善和自动化程度。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就是动作的自动化形成过程,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越高,自动化程度也越尚。
⑤能量消耗的节省化
能量的经济使用是熟练技能操作的重要目标,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就是操作能量节省化的过程。
⑥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尚
技能学习不仅表现为更有效的技能操作,而且还显示出觉察和纠正错误的敏感性提高,即自身觉察错误能力的形成。
4. 简述注意控制训练的方法和技术构成。
【答案】注意控制训练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提高注意的选择、注意的集中、注意的转移以及注意的分配等几种注意技能的训练程序,而且,其他心理技能训练程序也与其联系紧密。注意控制训练的方法和技术有:
(1)唤醒调节
唤醒适宜水平的调节涉及两方面的问题:
②当唤醒水平较高时,需要通过身体放松的方法或认知重建的技术来降低紧张应缴和唤醒水平。
②当唤醒水平过低时,则需要唤醒激活策略来提高唤醒水平。
(2)设置线索词
根据选择性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设置简单而适宜的线索可以指导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恰当的刺激,排除其他刺激的干扰作用。
(3)自我谈话
积极的自我谈话的基本步骤:
①用积极自我谈话代替消极自我谈话。
②在内心集中注意,同时对唤醒水平作一些调整。
③在小范围内从外部把你的注意集中于和任务有关的线索上。
④一旦你有了注意控制的感觉,就立即完成运动技术。
(4)模拟比赛情景与制定比赛行动方案。
①模拟比赛情景是一种运用图像和言语模拟来帮助运动员适应新环境,集中注意力,减少分心因素干扰作用的方法。
②设置比赛行动方案是帮助运动员做好比赛准备,将注意力放在比赛全程的每一个环节上的一种方法。
(5)过度学习技能。过度学习练习者参加项目所要求的技能,将帮助他在完成任务时保持专注,并且能够提高练习者注意的分配能力。
5. 不同类型肌纤维的结构功能特点
【答案】(1)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①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②根据肌肉的色泽可将肌纤维划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肌纤维。如果再结合肌肉的收缩速度,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缩白、快缩红和慢缩红三种类型。
③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及代谢特征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缩-糖酵解型(VG ),快缩-氧化-
糖酵解型(FOG )和慢缩-氧化型(SO )。
(2)不同肌纤维的特征
①形态特征
a.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收缩蛋白,肌浆网也较慢肌纤维的发达,快肌纤维由较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神经纤维较粗,其传导速度较快。
b. 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且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导致慢肌纤维通常呈红色。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线粒体且线粒体体积较大。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较慢。
②生理学特征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由于快肌纤维的直径大于慢肌纤维,而且快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多于慢肌运动单位,因此,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地大于慢肌运动单位。由于慢肌纤维中的线粒体体积大而且数目多,线粒体中有氧代谢酶活性较高,肌红蛋白的含量也比较丰富,毛细血管网较为发达,因而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潜力较大,其抵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得多,而快肌纤维则易疲劳。
③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氧化酶系统如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苹果酸脱氢酶(MDH )和琥珀酸氢酶(SDH )等的活性都明显高于快肌纤维。慢肌纤维中作为氧化反应场所的线粒体大而多,线粒体蛋白(各种氧化酶)的含量也较快肌纤维多。快肌纤维中一些重要的与无氧代谢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慢肌纤维,即其无氧代谢能力较慢肌纤维高。
6. 简述的三度归因理论。
【答案】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1)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他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
(2)—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作相同的反应。
(3)—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
7. 简述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外部因素。
【答案】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以以下几点:
(1)环境的温度
有学者认为环境温度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也有学者认为温度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应是曲线关系,这两种情况难于使人体产生攻击所需要的唤醒水平。只有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引起人们的攻击性欲望。
(2)噪音
巨大的噪音可能使人的唤醒水平提高,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