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自然地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上层滞水
【答案】上层滞水是指包气带内局部隔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性质基本与潜水相同,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通过蒸发或向隔水底板的边缘下渗排泄,受水文因素影响强烈,水质极易受到污染。它由雨水、融雪水等渗入时被局部隔水层阻滞而形成,消耗于蒸发
及沿隔水层边缘下渗,常分布于砂层中的粘土夹层之上和石灰岩中溶洞底部有粘性土充填的部位。
2. 土壤年龄
【答案】土壤有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①绝对年龄是指土壤在当地新风化层或新的母质上开始发育时起直到目前所经历的时间;②相对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育的阶段或发育的程度,即土壤剖面发生层次明显,层次厚度较大的土壤发育程度高相对年龄长,层次发育不明显厚度较薄的土壤发育程度低,相对年龄短。土壤年龄是重要的一种成土因素,可说明土壤在历史过程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过程,也是研究土壤特性和发生分类的重要基础,土壤的形成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强。
3. 部门自然地理学
【答案】部门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
4. 湿度
【答案】湿度是指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石、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
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主要有: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温度。
5. 地质年代
【答案】地壳的组成、构造及外部形态在内外力作用下不免经常发生变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时间,可以清晰地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通常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和顺序称为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之分。
6. 聚合土体
【答案】聚合土体是由若干相互毗邻、特性相似的单个土体所组成的群体,具有一定的形状、
过渡范围和自然界限,其最小面积大于1平方米,最大面积没有限度。它是土壤的基本单位,是土壤分类系统中的基层单元,如“土种”、“土系”等,经常被作为土壤野外调查制图中观察、描述以及制图的重要对象。
7. 西风漂流
【答案】西风漂流是指位十南北纬40°~60°之间西风带的海域内,因受强大的西风推动,海水自西向东连续不断的流动而形成的洋流。广义的西风漂流是指在盛行西风的吹送下,海水自西向东大规模流动所形成的洋流,①在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分别称
,由于这两股暖流的海水是从大洋西部的低纬度流来的,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故属暖流性质;②在南半球,各大洋的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其性质为寒流。
8. 温度带
【答案】温度带是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五个温度带。①23°26'N (北同归线)到23°26'S (南回归线)为热带;②北纬(南纬)23°26' 到北纬(南纬)66°34' (北极圈、南极圈)为南北温带;③北纬(南纬)66°34' 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北寒带。
二、分析题
9. 试述生态系统的功能。
【答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生产
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主要过程。
①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并固定太阳能为系统的其他成分和生产者本身所利用,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绿色植物是有机物质的最初制造者,也是能量的第一个固定者,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
②消费者动物的次级生产
各级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利用初级生产的物质进行同化作用,把植物性物质转化为动物性物质,使自身得到生长、繁殖和物质与能量的储存,这是动物性有机物质的生产,统称为次级生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即一次性穿过生态系统而不能再次被生产者植物所利用,能量的不断输入和流转维持了各类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促进了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存在;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开放系统,要维持系统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行,必须不断向系统输入能量。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根据范围、途径和周期的不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分为生态系统内的小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根据储存库和物质形态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三大类型。
①水循环
水循环是水分子从水体和陆地表面通过蒸发及植物蒸腾进入大气圈,遇冷凝结后以雨、雪等形式回降到地球表面的运动,水循环的生态学意义在于为陆地生物、淡水生物和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②气体型循环
气体型循环是指物质以气体形态在系统内部或者系统之间循环,物质的主要储存库是大气和海洋。
③沉积型循环
磷、硫、碘、钾、铁、镁、钠、钙等元素在岩石圈和土壤圈之间的循环。
10.试述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答案】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有:
(1)干旱
干旱长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干旱会导致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牲畜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是影响我国农业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2)暴雨
暴雨是短时内或连续的一次强降水过程。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同时可能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
(3)热带气旋(台风)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气压低的强烈涡旋,主要表现为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等恶劣天气。
(4)风雹
风雹是在对流性天气控制下,积雨云中凝结生成的冰块从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灾害。冰雹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物,威胁人类安全。
(5)低温冷冻
低温冷冻是指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口气温下降,导致作物损伤及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6)雪灾
雪灾是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它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
11.试述大陆自然地带更替的规律。
【答案】大陆自然地带更替的规律为:
(1)地带谱在南、北半球基本对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