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18普通心理学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义记忆

【答案】语义记忆是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又称语词逻辑记忆。语义记忆是相对于情景记忆而言,是指事实或有关世界的知识,它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包括字词、概念、定理、公式、推理、思想观点、科学预测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严格的逻辑思维过程所形成,又与语词密不可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和抽象性,还具有一定的形式化的特点。其信息是以意义为参照的,不受特定的时间地点限制,也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因而容易存取,提取时也不需要作明显的努力。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记忆方式,与思维密切联系,可以获得较多的间接知识。激活扩散模型用语义联系取代了层次结构,是人化了的层次网络模型。

2. 智力

【答案】智力(intelligence )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至今心理学界尚无公认的定义,韦克斯勒认为,是指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个体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应对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智力内涵的不同定义反映心理学家对智力的三种基本研究取向:因素结构取向、信息加工取向和原型取向。个体的智力水平通过智力测验来评定,最常用的测验有斯坦福一比内量表、韦克斯勒成人和儿童智力量表等。

3. 静息电位

【答案】静息电位是指当细胞不活动时,细胞膜处在极化状态,如以膜外电压为0,则膜内电压为约-50到-70mV 时的电位。这时细胞膜外呈正电性,而膜内呈负电性,且用微电极可测出细胞内外有-70mV 的电位差。不同细胞静息电位不同。

4. 诱因理论

【答案】诱因理论是动机理论中的一种。由于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人们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诱因具有唤醒有机

体并指导行为朝向的作用。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5.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答案】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婴儿认知研究的实验范式。习惯化是指由于刺激的重复的出现,儿童有机体就逐渐减少对它的反应强度,也就是不再引起它的注意。这表现在注视时间的减少、心率降低、呼吸变缓和吸吮奶嘴的频率的变化等。去习惯化是与习惯化相反的过程,是指习惯化发生后,一种新的刺激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种较高的水平的现象。

6. 动机

【答案】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指引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有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动机由内驱力和秀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7. 心理理论

【答案】心理理论指心理学家用来命名幼儿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的一个概念,即幼儿对心理或精神世界的理解。他们是如何理解世界的? 幼儿是否接受不同的心理状态等。皮亚杰最早开展了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但全面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成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这个领域中研究最多的是幼儿如何理解“错误信念”。另外,探察幼儿是否理解人的观念是从何而来也是重要内容。对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因素也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8. 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答案】神经元亦称“神经细胞”

胞,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通过细胞突起,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官相接触。神经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神经元形态很多:按突起的数日常分为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按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

运动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接受和传递神经冲动来进行交往,这种传递包括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二、单项选择题

9. 产生物体立体(深度)知觉的最重要线索是( )。

A. 视轴辐合

B. 结构级差

C. 双眼视差

D. 晶体调节

【答案】C

10.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个体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

A. 智力技能

B. 认知策略

C. 言语信息

D. 运动技能

【答案】A

【解析】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陈述出来; 智力技能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认知策略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 动作技能是指学校的学习包含各种各样的动作技能; 态度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各状态。

11.行为主义的诞生是在( )。

A.1910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4年

【答案】C

1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 原型启发

B. 原型

C. 问题对象

D. 问题情境

【答案】B

13.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

A. 愤怒

B. 心境

C. 应激

D. 激情

【答案】C

【解析】(l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2)激情是指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3)应激是指人堆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