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开大学商学院836管理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有哪些特点? 这些特点怎样决定市场机制在公共物品生产上是失灵的?
【答案】(l )公共物品是指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点:
①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指只要社会存在一种产品和服务,就不能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或服务。
②非竞用性。非竞用性指对于任意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
(2)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使得市场上公共物品的生产往往不足。
①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失灵。对于追求最大利润的私人企业而言,生产者必须能把那些不付钱的人排斥在消费商品之外,否则它就很难弥补生产成本。
由于非排他性,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就是说,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做一个免费乘车者,造成公共物品市场供给不足。
②公共物品的非竞用性使得私人供给的社会成本增加,而社会利益得不到发挥。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的了,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了。
2. 简述需求曲线的变动因素。
【答案】需求曲线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反映在图形中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左右平行移动。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1)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右移; 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左移。
(2)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引起需求曲线左移; 相反,如果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增加,会引起需求曲线右移。
(3)替代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增加,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右移; 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减少,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左移。
(4)消费者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相反,偏好程度减弱,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当预期未来的物价会上涨,则即期需求会增加,从而需求曲线右移; 当预期未来物价会下降,则会导致即期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3. 画出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需求曲线,井说明厂商需求曲线与厂商平均收益曲线及边际收益曲线的关系。
【答案】(1)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每个厂商都只能按整个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君进行销售。所以,不管其产量如何,价格均为P e 。因此,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如图所示。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2)厂商总收益
曲线重叠。
(3)根据边际收益定义可得
线重叠。
综上,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及边际收益曲线三线重叠,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等于市场价格水平。
4.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答案】二者的关键区别可以从它们的定义中体现出来:
(1)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 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
,根据平均收益定义可得,因此平均收益曲线与厂商需求,因此边际收益曲线与厂商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三
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还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可以看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不相同。
二、计算题
5.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供给函数为Q s =-10+5P。
(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d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60-5P。求出相应
的均衡价格P c 和均衡数量Q c ,并作出几何图形。
d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5+5P。求出相应的
均衡价格P c 和均衡数量Q c ,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d s 【答案】(1)将需求函数Q =50-5P和供给函数Q =-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 =Qs ,有:
50-5P=-10=5P
解得:P e =6。
d 将均衡价格P e =6代入需求函数Q =50-5P,解得均衡数量:Q e =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别为P e =6,Q e =20。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供求均衡
d s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60-5P和原供给函数Q =-10+5P代入
d s 均衡条件Q =Q,有:
60-5P=-10+5P
解得:P e =7。
将均衡价格P e =7代入需求函数Q =60-5P,解得均衡数量:Q e =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 =7,Q e =25。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