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资产评估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账龄分析法
【答案】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分析应收账款预计可回收的金额及其产生坏账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应收账款账龄越长,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可将应收账款按照账龄长短分成不同的组别,按不同组别估计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进而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2. 企业价值
【答案】企业价值一般被认为是能够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经典的价值评估理论认为,一项资产真正的或者内在本质的价值取决于该资产创造未来现金流的能力”由于企业价值评估更多地采用收益法,具体体现为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利润折现法等,所以更多的人认为,企业价值即为现金流量的资本化。
3. 资产评估假设
【答案】资产评估假设是指对资产评估过程中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推断。资产评估假设也是资产评估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假设:①交易假设②公开市场假设③持续使用假设④清算假设
4. 债券
【答案】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了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券投资与股权投资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①投资风险较小,安全性较强;②到期还本付息,收益相对稳定;③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5. 功能性贬值
【答案】由于无形磨损而引起资产价值的损失称为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设备的功能贬值主要体现在超额投资成本和超额运营成本两方面。超额投资成本是由于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使得相同功能的新设备的制造成本比过去降低,它主要反映为更新重置成本低于复原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即为“超额投资成本”,也称为第1种功能性贬值。超额运营成本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新设备在运营费用上低于老设备。超额运营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也就是设备未来超额运营成本的折现值, 称为第II 种功能性贬值。
6. 资产评估报告书
【答案】狭义的资产评估报告即资产评估报告书,是资产评估机构完成对资产作价意见,提交给委托方的出证性报告,也是评估机构履行评估合同情况的总结,同时还是评估机构为评估项目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二、论述题
7. 试论述长期投资的主要风险来源。
【答案】长期投资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2)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是指基金的利润将主要通过现金形式来分配,而现金可能因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影响而导致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基金的实际收益下降,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
(3)价格波动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是指由企业的商品市场价格变动导致衍生工具价格变动或价值变动而引起的风险,在套期保值中,主要指企业要进行套期保值的被套期对象的价格波动风险。
(4)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管理运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判断失误等影响管理的水平。管理风险具体体现在构成管理体系的每个细节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管理者的素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管理过程。
(5)违约风险。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是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它通常针对债券而言。
(6)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増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7)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因种族、宗教、利益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或因政策、制度的变革与权利的交替造成损失的风险。
(8)行业风险。行业风险是指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对某行业生产、经营、投资或授信后偏离预期结果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反映行业风险的因素包括周期性风险、成长性风险、产业关联度风险、市场集中度风险、行业壁垒风险、宏观政策风险等。
8. 请论述资产评估立法和资产评估准则制定的必要性,并简要说明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案】(1)资产评估立法和资产评估准则制定的必要性
①资产评估立法的必要性
a. 制定专门的资产评估法是健全市场经济法制的需要。评估行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非常
紧密,评估行业的发展,关系到资本市场的信誉、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企业改革的进展、税赋征收的合理、社会分配的公平、司法审判的公正、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国有资产收益的流向等。
b. 资产评估立法是政府监管部门的愿望,也是行业协会广大评估师和评估机构的呼声,同时也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因此,评估立法不仅是评估行业自身的事情,而且是评估行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所在。
②资产评估准则制定的必要性
a. 资产评估通过对资产的现时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为各项资产业务提供公正的价值尺度和价值鉴证的作用,是资产业务各方当事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b. 资产评估是生产要素、产权进入市场的必要条件。
c. 在国有企业产权变动过程中,公正、客观的资产评估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国有企业产权变动的过程中,合理定价是关键。转让价格过低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利益受损;而转让价格过高,又会导致资产无人接盘,进而影响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而同时,资产评估业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资产评估人员在执业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评估准则、职业道德准则来进行。
(2)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基本内容
2013年准则制定工作完成后,我国准则项目已达26项,分别是2项基本准则,12项具体准则,4项评估指南,8项指导意见,准则体系更加完善。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项目包括四个层次:
①第一个层次为基本准则,包括《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
; ——基本准则》
②第二个层次为具体准则,包括程序性准则和实体性准则,其中程序性准则又包括《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资产评估准则——业务约定书》《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资产评
,估准则——工作底稿》《资产评估准则——利用专家工作》《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独立性》
实体性准则又包括《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资产评估准则——珠宝首饰》《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资产评估准则—森
; 林资源资产》
③第三个层次为评估指南,包括《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
; 指南》《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试行)》《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
④第四个层次为指导意见,包括《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注册资产评估师关注评估对象法律权属指导意见》《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
此外,还包括两项专家提示,即《资产评估操作专家提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