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政府过程中的信用流失与重塑

关键词:政府过程,政府信用,重塑,合法性

  摘要

  政府信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支撑。塑造一个诚实守信、有效回应 社会期待的政府,是政府治理方式适应社会变革的基本诉求。在当前世界各国 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府信用危机的背景下,提升政府信用度,重塑政府信用 体系,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和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政府从执政理念到行为方式等诸方面都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挑战。由于我国政府在行为过程中的职能错位、内部运行规则不健全以 及“政府人"行为失范等,造成政府信用资源流失的问题相当突出。而政府信 用的缺失则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运行成本,严重影响政府效能的发挥,动摇政府 的合法性基础,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信用度和凝聚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因 而关注与深入研究当代中国政府信用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政府信 用的研究现状而言,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并取得了一批成果。但从政府过 程的角度对政府信用的内涵、结构及流失的原因缺乏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 以信任为切入点,通过对政府信用的解读,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当代中国政府信 用的现状和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建与提升中国政府的信用能力 进行了一些建设性思考。   论文除前言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信用概念的分析以及信用 和信任关系的阐述,着重论述了政府信用的含义、结构及特征,并对政府信用 的结构重新做了学理意义上的架构,提出政府信用的结构应分为心理形态和行 为形态两个层面。主要是通过规范研究来明确政府信用所包含的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政府信用的功能。认为政府信用是确保市场经济健康 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维护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证,是 营造良好国际化环境的重要力量。在这四个方面,政府信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是支撑社会良性运行的阿基米德点。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和核心。该部分在简要分析了世界各国政府所面临 的信用缺失问题及其原因后,对目前我国政府信用流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把 社会转型期中国政府信用缺失划分为主观型和客观型两种类型。本文重点分析 了目前我国政府信用流失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我国政府信用缺失主要有 五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公共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权力执掌者个人 腐败,集团性腐败,权力运行中的人治模式等。二是规范机制不健全。主要表 现为约束政府自利性行为和决策的集团利益倾向的规范机制不健全。三是决策 过程不透明。表现为信息不对称和民众参与力不足。四是应对公共事件危机的 能力有限。表现为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及官员问责制的缺乏。五是组织制度的低 层次和低效率。体现在三个方面: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制度规则执行不力, 官僚主义盛行。正是上述原因导致了社会转型期政府信用的流失。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归宿。根据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 了未来政府信用重塑的方向,即应该从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效能 政府及服务政府五个方面对政府信用进行重塑和建构。   本文的新意在于:(1)论文以信任为切入点,把信任分成两个方面,即技 术能力的信任和权利与义务的信任,并自始至终围绕着信任这两个方面的关系 对政府信用进行论证。(2)以往对政府信用的分析多集中在概念和作用上,而 没有对政府信用的结构做明确阐释。本文对政府信用的内在结构做了新的理论 分析,提出政府信用结构应该包括两个层面:政府信用的心理形态和政府信用 的行为形态,认为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完整形态的政府信用。(3)以 往对政府信用缺失原因的分析往往囿于经济、伦理等领域,分析的深刻性不足, 很少从政府过程这一动态结构中对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进行论证。本文分别从 权力异化、利益分享、决策过程、危机应对、制度供给等五个方面对政府信用 过程中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作为重塑政府信用的立论依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