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领导行为是研究领导者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才能提高领导绩效的理论。影响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其有效性是领导行为研究的核心。自2O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领导行为一直是组织行为学和应用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领导行为是一种高追求和高价值的事物(彼德·诺思豪斯,2OO2),尤其是作为企业中坚力量的中层领导群体,他们的领导行为与企业效益和组织战略发展息息相关。 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既有内源性的,又有外源性的。关于内源性因素的研究以往多集中于个体的性格、能力、经验和动机等一般性人格特质,很少关注个体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等社会认知因素。而正是这些社会认知因素而非一般人格特质决定着个体的行为(Bandura)。有关工作情境因素与领导行为关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组织行为学,而从心理学角度将它们作为影响领导行为外源性因素的研究很少涉及。 本研究拟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对企业中层者的人格特质、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紧张的综合分析来探讨影响企业中层领导行为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因素,以期为企业中层干部的选拔、管理和培训工作提供理论性依据。 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调查法为主并辅以深入访谈法,采用PM领导行为问卷、MBTl-G人格类型量表、企业成就目标定向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紧张结局问卷和职业紧张因素问卷对陕西省三条正在建设中的高速公路2O3家企业的239名中层干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公路工程企业中层干部的P职能行为(完成团体工作目标的职能行,为)和M职能行为(维系和强化团体的职能行为)均显著高于中国和日本企业界常模。公路工程企业监理与施工管理两方中层PM领导行为有显著差异。 2、公路工程企业中层干部的MBT1人格特质具有E、S、T、J偏好。其中ESTJ(感觉型的外倾思考型人格)与ISTJ(思考型的内倾感觉型人格)两种人格类型最为典型,占到调查总体的74.2%。 3、公路工程企业中层者的职业紧张结局在心理、生理和情绪三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心理紧张和生理紧张度都明显高于情绪紧张。五种职业紧张因素的差异非常显著,其中时间应激频率最高,其次是上级关系,最后是工作冲突、工作压力和工作范围应激。五种紧张因素在工作性质和任职年限上有显著效应。施工方中层者的时间应激和工作压力显著高于监理方。担任中层领导2—3年者的时间应激最高,而担任中层2-5年的干部在工作范围的应激上要明显高于任职不满两年者和任职超过五年者。 4、公路工程企业中层PM领导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成就目标定向、一般自我效能感、职业紧张结局和职业紧张因素具有显著相关。四种PM领导类型者的人格类型、成就目标定向、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紧张存在显著性差异。(1)PM类型领导者具有明显的ESTJ人格组合,P型者则以ISTJ为典型,pm型者以lSFP为代表;(2)PM型领导者是积极的成就目标定向者,他们以学习目标定向、社会目标定向和成绩证实认可目标定向为主,M型和pm型则是典型的成绩回避目标定向者;(3)PM型和P型领导者表现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M型和pm型领导者则显得有些自信不足;(4)PM型领导者具有普遍的低职业应激,而pm型领导则相反,他们中高达83.7%的人具有高职业紧张,其职业紧张因素包括了所有五种紧张因素。 5、公路工程企业中层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目标定向、一般自我效能感、职业紧张结局和职业紧张因素对四种领导行为的解释预测率存在差异。诸因素对PM领导行为总分的影响很复杂。其中学习目标定向、社会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心理紧张和情绪紧张直接影响领导行为;职业紧张因素则通过影响个体的紧张结局间接作用于领导行为,而成就目标定向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紧张因素与紧张结局之间具有加剧或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