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心理测验的目标是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的( )或行为特征。

A. 心理对象

B. 心理用途

C. 心理动机

D. 心理变量

【答案】D

2. 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 )会影响信度系数。

A. 难度

B. 表达方式

C. 代表性

D. 效度

【答案】A

【解析】测验的信度不仅受取样团体中个别差异程度的影响,也会由于不同团体间平均能力水平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因为,对于不同水平的团体,题目具有不同的难度,每个题目在难度上的微小差异累计起来便会影响信度。

3. 下列关于测验难度与区分度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 )。

A. 难度越大,区分度越高

B. 难度越小,区分度越高

C. 难度居中,区分度最高

D.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C

【解析】难度较高或较低,都会使区分度较低,中等难度具有最高的区分度。

4.

A. 比率智商

B. 标准分数

C. 标准差

D. 离差智商

是( )的计算公式。

【答案】D

【解析】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为使其与传统的比率智商基本一致,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定为15。所以离差智商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之上,它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因而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5. 同质性信度主要反映测验内部( )间的一致性。

A. 两半测验

B. 题目与分测验

C. 所有题目

D. 分测验与测验

【答案】C

【解析】同质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当各个测题的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则测验为同质的。相反,表面看起来题目都是测的是同一特质,但各个题目间相关很低或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分半信度测的是两半测验的一致性。

6. 测验题目的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是( )。

A. 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

B. 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

C. 难以维持被试作答的兴趣

D. 难度逐渐降低

【答案】A

【解析】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是先将各类测验题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排列,其难度则渐次递进。此种排列的优点是被试对各类测验题目循序作答,从而维持作答的兴趣。

7. 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的测验是( )。

A. 比奈—西蒙测验

B. 瑞文测验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 托兰斯测验

【答案】D

【解析】托兰斯测验为创造性思维测验,包括言语创造性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性思维测验和声音词语创造性思维测验。创造力的核心是发散思维。ABC 三项均属于智力测验。

8. 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常常选取( )总分最高和总分最低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A.50%

B.40%

C.100%

D.21%

【答案】D

【解析】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是根据效标成绩或测验总分将被试排队,取27%的高分端被试组成高分组,另外27%的低分端被试组成低分组,其余46%的被试可以不作分析。

9. 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与( )的比率。

A. 系统误差

B. 误差

C. 随机误差

D. 总方差

【答案】D

【解析】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即:,式中代表测量的效度系数,代表有效方差,代表总方差。

10.由于老年期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 ),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者。

A. 不同步

B. 同步

C. 成比例

D. 成反比

【答案】D

【解析】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而个体的年龄则是匀速增长的,因此,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不同步,比率智商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

二、名词解释

11.教师自编测验

【答案】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依照标准化测验的命题形式,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风格编制的测验。与标准化测验相比,其内容范围较窄,常模团体亦较小,适用范围较窄。但可弥补标准化测验的编制成本较高、数量少、不足以满足实际需要的缺点,在日常应用中常占主要地位。其考试范围、数量和题型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或课程标准,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记分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该类测验实施简单,可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缺点是不能充分测试学生的学习成就,评分时有一定的主观性,难易程度不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