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724音乐基础理论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拉索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代表,文艺复兴音乐的集大成者。创作极为多产,留存超过2000部音乐作品,包括弥撒曲、经文歌、牧歌、尚松、利德、圣母颂歌、诗篇

,包含了经文歌、牧歌和歌、赞美诗等。他的弥撒曲多为大段借用宗教或世俗旋律的“模拟弥撒”

尚松的音乐特征; 经文歌显示了他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西比尔的预言》甚至使用了半音化风格; 他的牧歌、尚松和利德选材广泛、风格迥异,极富表现力。音乐技法上,拉索将复调织体与主调手法相结合,其和声思维远远走在时代前列。

2. F. 库泊兰

,生前在凡尔赛宫任【答案】17~19世纪法国键盘乐音乐世家中最著名者,世称“大库泊兰”

皇家答:管风琴师,创作了键盘乐曲、器乐重奏及教堂声乐。他的200多首羽管键琴曲组合成27

,他还写作了最早的套组曲,技巧娴熟、精致动人,部分有引人人胜的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

论述演奏法的理论书《羽管键琴演奏艺术》。

3. 真实主义歌剧

【答案】真实主义歌剧是在真实主义文学(verismo )的影响下,于19世纪晚期在意大利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真实主义歌剧描写的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贫苦生活,力求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真实主义歌剧中往往会出现在原始情感冲动下做出的暴力、凶杀等行为,戏剧发展紧迫迅速,舞台人物性格突出,生活环境描写富有色彩,音乐与民间歌舞密切关联,且旋律易记动听。

马斯卡尼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与列昂卡瓦洛的两幕歌剧《丑角》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典型代表,这两部作品经常同场演出,故有“骑士”与“丑角”之称。普契尼的《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品。

4. 《埃莱克特拉》

【答案】理查德。斯特劳斯创作的歌剧。由剧作家霍夫曼斯塔尔根据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同名剧作撰写剧本,剧情为: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女儿埃莱克特拉与其兄弟共谋,将拭夫的母亲克莉泰姆内斯特拉与情夫杀死,为父亲报仇,事后埃莱克特拉狂舞而死。歌剧大量使用不谐和音与近于无调性的和声语言,预示了20世纪的某些技法。

5. 整体序列主义音乐

【答案】又称“全面序列主义音乐”。将音乐的所有要素都预先排列成为序列,在作曲中运用,其控制的参数从原先的音高,扩大到节奏、节拍、时值、速度、力度、音量、音区、音色等。1949年,法国作曲家梅西安发表钢琴曲《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是整体序列主义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他的学生布列兹和德国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对整体序列主义音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6. 《合唱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创作的第九交响曲,晚年唯一的交响曲作品。构思宏大,手法新颖,独创性地在纯器乐的交响曲中加入合唱,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作歌词,表达了作曲家对人类和平友爱欢乐境界的追求。

7.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答案】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创作的两幕喜歌剧,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撰台本,剧情为阿尔马维瓦伯爵爱上了巴尔托洛医生监护之下的罗西娜,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下,他成功挫败了医生拆散他们的企图。歌剧充满智慧与情趣,大段使,“罗西尼渐强”式的咏唱,终场重唱将戏剧推向发展的高潮。这是意大利古典喜歌剧的一部力作。

8. 流浪艺人

【答案】流浪艺人(minstrels )是出现于13~14世纪,在欧洲四处流浪的音乐艺人。他们常常在村头街巷与杂技艺人混合表演,也常为民间红白喜事助兴。表演的音乐大多是即兴性质,与民间音乐有联系。

9. 德彪西

【答案】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创作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大海》《夜曲》,钢琴作品《前奏曲集》《版画》《贝加莫组曲》,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等,德彪西的音乐从旋律、节奏、和声到曲式及配器都试图摆脱传统束缚,启示了20世纪作曲家的创作技法。

10.牧歌

【答案】16世纪意大利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14世纪已产生,是二至三个声部的抒情歌曲,多为田园诗或爱情诗,以“利都奈罗”为结束段,“新艺术”作曲家兰迪尼写作了大量牧歌。16世纪牧歌是为知名诗人诗歌谱曲的抒情歌曲,其直接前身是弗洛托拉。早期牧歌为无伴奏形式,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阿卡德尔特等; 中期牧歌运用模仿复调写作,适量采用音乐绘词法与象征手法,代表作曲家有罗勒、帕莱斯特里纳、拉索和蒙特; 晚期牧歌创作发展了许多新手法,大胆使用黑音符,和声出现半音化尝试,旋律风格趋向单音音乐,题材上采用戏剧性内容写作,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和蒙泰威尔第是16世纪末意大利牧歌的杰出代表。

二、简答题

11.简述德沃夏克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德沃夏克(

(2)代表作品:

,,歌剧《水仙女》九首交响曲(e 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最著名)《斯拉夫舞曲集》《雅

各宾党人》等。

(3)艺术成就:

与斯美塔那的音乐创作相比,德沃夏克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创作题材上,斯美塔那更倾向于捷克本土的题材选择,而德沃夏克则把选择范围扩大到整个斯拉夫民族,内容更为广泛。

②在创作体裁上,斯美塔那主要集中于歌剧和交响诗的创作,而德沃夏克除了在歌剧、交响诗上成就颇丰,在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曲、室内乐以及舞曲等其它器乐作品上也有建树。③在音乐风格上,斯美塔那的音乐与捷克本民族的音乐联系紧密,因此带有捷克民间风味,乡土风情浓郁,而德沃夏克的音乐除了吸取捷克民族的音乐语言,还广泛采纳了斯拉夫和欧美等地方的音乐语言,因此其音乐更显多样。

12.简述斯克里亚宾及其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对斯克里亚宾的历史评价有斯克里亚宾(A.Scriabin , 1872~1915)

很多意见分歧,一些人认为他代表着俄罗斯古典音乐发展的高峰,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代表一种没落腐朽的倾向,予以否定。不论怎样评价他,作为俄罗斯音乐界的重要代表,他为自己的民族留下了许多佳作。

(2)代表作品:

①钢琴作晶:24首《前奏曲》、10首《钢琴奏鸣曲》。

②交响诗:《狂喜之诗》《普罗米修斯》等。

(3)创作风格:

,继承浪漫主义风格,音乐具有肖邦式的诗意。 ①早期(1888~1900)

,受到神秘主义哲学和尼采“超人”观念的影响,认为物质附界终要毁②中期(1900~1905)

灭,精神世界则会永生,人类必将由上帝和英雄来主宰。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他的音乐既有德彪西音乐的静穆特点,又具瓦格纳音乐的狂热个性。

,完全受到唯心主义哲学的支配,神秘主义观念主宰了他的思想。他在③后期(1905~1915)

交响诗《狂喜之诗》和第五至十首奏鸣曲中创用了由增四度、减四度和纯四度叠置而成的“神秘和弦”在交响诗《普罗米修斯》中神秘主义观念走到了极致,该作品在演出时伴随着彩光投射,要求人们用眼睛和耳朵同时感受这种整体艺术,追求超脱一切的最高境界。

1841~1904),捷克作曲家。他的音乐受到瓦格纳、勃拉姆斯以及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既富有深厚的民族主义感情,又巧妙地融合了古典主义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