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师范学院音乐院916音乐理论综合(含中外音乐史,音乐教学法)[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弥赛亚》
【答案】亨德尔所作的清唱剧,歌词由詹宁斯根据《圣经》撰写,1742年首演于首都柏林。
,是基督教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此剧讲述了耶稣的一生,共3部54曲,弥赛亚意为“受膏者”
分别讲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合唱是此剧的核心,著名的段落如“耶稣诞生预言”、“哈利路亚”等都显示了巴洛克宗教合唱音乐辉煌壮丽的顶峰。
2. 抒情悲剧
【答案】17世纪法国作曲家吕利创作的歌剧类型,多根据悲剧大师高乃依及歌剧脚本作家泽诺的悲剧谱写而成,融合了独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以及芭蕾,代表作有《伊西斯》、《阿西斯与加拉蒂亚》等。
3. 主题变形
【答案】李斯特在交响诗中运用的主题发展手法,即一部交响诗中所有主题皆来源于一个动机源头,各主题可作变形以适应音乐的发展,如交响诗《前奏曲》中的“疑问动机”。
4. 音乐的瞬间
【答案】规模较小的器乐曲,主要为钢琴独奏曲,由舒伯特首次运用,他写有6首“音乐的,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也写作过该体裁。 瞬间”
5. 《哥德堡变奏曲》
【答案】巴赫1742年出版的《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应学生和钢琴家哥德堡之请,为患失眠症的俄国驻萨克森大使凯泽林伯爵而写。包括主题与30个变奏,标志着巴洛克变奏曲难以逾越的高峰,30个变奏分为10组,每组都由2个技术性变奏和1个卡农变奏构成,各首卡农依次采用从同度到九度的音程写作,最后一个变奏是一首集腋曲,把两个流行歌曲“我离开你已很长
,以对位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 久”和“青菜萝卜”
6. 五人团
【答案】1860年前后形成的俄罗斯作曲家群体,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五人。他们高举格林卡旗帜,采用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学和历史题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写作富于民族特性的音乐作品。
7. 大歌剧
【答案】19世纪法国歌剧体裁。特点为规模庞大,风格宏伟,多采用历史题材,常有豪华的布景、壮丽的芭蕾和合唱场景。梅耶比尔的《恶魔罗勃》达到19世纪大歌剧的顶峰,其他大歌剧作品还有瓦格纳的《黎恩济》、威尔第的《唐·卡洛斯》、罗西尼的《威廉·退尔》等。
8. 《舍赫拉查德》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创作的交响组曲。根据阿拉伯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创作,但组曲的四个乐章仅描绘了其中四个场景,且乐章问故事没有关联。全曲有两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一是象征残暴的苏丹王的主题,一是象征美丽的舍赫拉查德的主题。作品以富于异国情调的色彩性和绚丽超群的配器法著称。
二、简答题
9. 简述塔蒂尼与“合成音”。
【答案】(1)人物简介:
,巴罗克末期和古典主义前期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作有42塔蒂尼(G •Tartini , 1692~1770)
首小提琴奏鸣曲135首小提琴协奏曲和50首三重奏等。
(2)艺术成就:
,当时被作曲家本人称为“第三音”①1714年发现“合成音”(resultant tones)(tsrzo suono)。
合成音又分“差音”(differential tone )与“合音”(summation tone )两种,前者由塔蒂尼发现,后者被黑尔姆霍茨(Hehnhohz )解释。差音的振动频率为两音之差,合音的振动频率为两音之和。例如g 和c 以强音量发音,两音的差音为11;两音的合。差音与合音均以纯律为准,差音在小提琴和音为
管风琴上较容易听出来,合音则较难被辨认。
②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开提琴技术艰深发展之先河。
10.简述希曼诺夫斯基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希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1882~1937), 20世纪波兰的重要作曲家、钢琴家。对波兰塔特拉山里人的歌舞及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后,创作出一批具有波兰民族精神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代表作品:①歌剧:《哈吉斯》《罗杰尔王》。
②芭蕾舞音乐:《曼特拉戈拉》《哈尔纳西》。
③管弦乐:三部交响曲、《交响复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
④钢琴曲:9首前奏曲、12首练习曲、3首奏鸣曲、4首波兰舞曲、22首玛祖卡舞曲、3首《假面具》等。
(3)艺术成就:
①他是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将西欧现代音乐技法与波兰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独具个性的创作道路,成为波兰现代音乐的奠基者。
②他的音乐采用新颖的波兰山区音调,旋律宽广,有时为多调性,不少作品还含有标题性,并呈现出无调性因素。他的歌剧和小提琴协奏曲尤其值得称赞。
11.简述戴留斯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生平简介: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Delius , 1862~1934), 英国作曲家。他生于英国,从二十二岁开始居住在国外。
(2)代表作品:
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海的漂流》《告别之歌》《生之弥撒》,管弦乐《布里格集市》《孟春初闻杜鹃啼》《河上夏夜》,交响诗《夏日庭院》等。
(3)艺术成就:
①创作受法国音乐影响,具有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风格,与德彪西的音乐有相似之处,作品多描述自然景色,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
②音乐中常用全音音阶以及紧张变化、平行的和声进行,配器色彩纯净透明,音响丰满,音乐情绪热情洋溢。如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间奏曲《走向天堂乐园》就是其中一例精美绝伦的作品。
12.简述萨蒂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萨蒂(E.Satie , 1866~1925),法国作曲家,对法国“六人团”产生了重要影响。
(2)代表作品:
钢琴曲《玄秘曲3首》《3首萨拉班德》,交响戏剧《苏格拉底》,舞剧《游行》《弦技表演》和《松弛》等。
(3)艺术成就:
①20世纪初,他引导当时的法国作曲家摆脱瓦格纳音乐的影响,对法国“六人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②强调简练的音乐风格,旋律简单,以和声不解决为主要特征,《玄秘曲》中不用小节线的手法预示了后来许多新音乐的创作方式。
13.简述维瓦尔迪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巴罗克末期重要的作曲家,杰出的维瓦尔迪(Antonio Vivaldi, 1678~1741,又译维瓦尔第)
小提琴家,对巴罗克音乐走向古典主义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数量很多,以歌剧、神剧、奏鸣曲和协奏曲闻名,仅协奏曲就有五百多首,奏鸣曲也有70首之多。大协奏曲《四季》是他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