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建筑公司承建的工贸公司职工培训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建筑面积24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划竣工日期为2006年8月8日。 2000年4月28日,市建委有关管理部门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等有关规定对本项目进行了安全质量大检查。检查人员在询问项目经理有关安全职责履行情况时,项目经理认为他已配备了专职安全员,而且给予其经济奖罚等权力,他已经尽到了安全管理责任,安全搞得好坏那是专职安全员的事;在对专职安全员进行考核时,当问到“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的保证项目有哪几项时,安全员只说到了“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两项;检查组人员在进行质量检查时,还发现第二层某柱下部混凝土表面存在较严重的“蜂窝”现象。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进行了讲评,并宣布部分检查结果如下: ①该工程“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三宝’、‘四日’防护检查评分表”“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等分项检查评分表(按百分制)实得分分别为80分、85分和80分(以上分项中的满分在汇总表中分别占20分、10分和5分); ②“起重吊装安全检查评分表”实得分为0分;③汇总表得分值为79分。 【问题】 1、项目经理对自己应负的安全管理责任的认识全面吗?说明理由。 2、专职安全员关于“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中保证项目的回答还应包括哪几项? 3、该工程的混凝土表面的“蜂窝”现象应该知何处理? 4、根据各分项检查,将评分换算成汇总表中相应分项的实得分。 5、本工程安全生产评价的结果属于哪个等级?说明理由。
某18层办公楼,建筑面积32000m2,总高度71m,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脚手架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工具。2006年11月9日在15层结构施工时,吊运钢管时钢丝绳滑扣,起吊离地20m后,钢管散落,造成下面作业的4名人员死亡,2人重伤。 经事故调查发现: (1)作业人员严重违章,起重机司机因事请假,工长临时指定一名机械工操作塔式起重机,钢管没有捆扎就托底兜着吊起,而且钢丝绳没有在吊钩上挂好,只是挂在吊钩的端头上。 (2)专职安全员在事故发生时不在现场。 (3)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详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仅向专职安全员口头交代了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要求。 【问题】 1、针对现场伤亡事故,项目经理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2、指出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对本起事故,专职安全员有哪些过错? 4、指出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存在的问题。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一项建筑基坑工程的施工,基坑开挖深度12m,基坑南侧距坑边6m处有一栋6层住宅楼。基坑土质状况从地面向下依次为:杂填土0~2m,粉质土2~5m,砂质土5~10m,黏性土10~12m,砂质土12~18m。上层滞水水位在地表以下5m(渗透系数为0、5m/d),地表下18m以内无承压水。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灌注桩加锚杆。施工前,建设单位为节约投资,指示更改设计,除南侧外其余三面均采用土钉墙支护,垂直开挖。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北侧支护出现较大变形,但一直未被发现,最终导致北侧支护部分坍塌。事故调查中发现: (1)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本工程作了重大危险源分析,确认南侧毗邻建筑物、临边防护、上下通道的安全为重大危险源,并制订了相应的措施,但未审批。 (2)施工总承包单位有健全的安全制度文件。 (3)施工过程中无任何安全检查记录、交底记录及培训教育记录等其他记录资料。 【问题】 1、本工程基坑最小降水深度应为多少?降水宜采用何种方式? 2、该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技术方面分析,造成该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中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的要求,本基坑支护工程还应检查哪些项目? 4、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才能避免类似基坑支护坍塌?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 某装饰装修工程公司承揽某商场的装修工程施工任务。 1、在门窗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施工方法。 (1)铝合金门窗的安装采用了边安装边砌口的方法施工。 (2)建筑外门窗直接用射钉固定在砌体上。 (3)塑料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采用了密封胶密封。 (4)在安装中空玻璃时,镀膜层朝向室外。 2、在对门窗的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厚度大于50mm的门窗扇应采用螺杆连接门窗框。 (2)铝合金门窗推拉门窗扇开关力应不小于100N。 (3)对埋入砌体或混凝土中的木砖应进行防膨胀处理。 (4)制作木门窗的木材中的甲醛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胶合板门的横棱和上、下冒头应采用密封胶密封,以防透气。 【问题】 1、在门窗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中,哪些方法是不妥当的,并改正。 2、在对门窗的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中采取的措施中有哪些是不妥当的,请逐一指正,并指出正确的措施或说明理由。
某大型剧院拟进行维修改造,某装饰装修工程在公开招标投标过程中获得了该维修改造任务,合同工期为5个月,合同价款为1800万元。 1.抹灰工程基层处理的施工过程部分记录如下。 (1)在抹灰前对基层表面做了清除。 (2)室内墙面、柱面和门窗洞口的阳角做法符合设计要求。 2.工程师对抹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确定如下。 (1)抹灰用的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小于3d。 (2)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1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3)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 (4)一般抹灰的石灰砂浆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5)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问题】 1.抹灰前应清除基层表面的哪些物质? 2.如果设计对室内墙面、柱面和门窗洞口的阳角做法无要求时,应怎样处理? 3.为使基体表面在抹灰前光滑,应做怎样的处理? 4.判断工程师对抹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5.对滴水线(槽)的要求是什么? 6.一般抹灰工程表面质量应符合的规定有哪些? 7.装饰抹灰工程表面质量应符合的规定有哪些?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6:
某施工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了某20层大厦的玻璃幕墙施工任务,并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70d,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提交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方案并提交建设单位,在施工前进行了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1)在立柱和支座接触面之间加防腐隔离刚性垫片。
(2)立柱在预装、初步定位和自检合格后,正式焊接牢固。
(3)横梁两端与立柱连接处用铆钉铆接后,嵌入密封胶密封。
(4)打胶时先打横向胶,后打竖向胶;竖向胶缝宜自下而上进行,胶注满后,应检查是否有气泡等。
(5)幕墙钢龙骨架进行二次防腐处理后应进行自检,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6)幕墙上端封口设置挡水板,防止雨水渗人室内。
【问题】
1、该施工方案的内容主要有哪些?编制该施工方案的步骤是怎样的?
2、该设计交底会议应由谁主持?一般在什么时候进行?设计交底会议记录的重点是什么?
3、隐框玻璃幕墙中的板块与金属框之间完全靠结构胶黏结,其结构胶要承受哪些作用力?
4、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中的不妥之处有哪些?请指出来,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