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合理安排负荷原则

【答案】合理安排负荷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承担适当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并使负荷与休息合理交替,以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

2. “六经”

“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即【答案】《诗》、《书》、《礼》、《易》、

《乐》、《春秋》。《诗》即《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书》即《尚书》,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礼》即《周礼》,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易》即《周易》,为夏商周三代王室卜官所掌管。《乐》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春秋》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

3. 通讯赛

【答案】通讯赛是指不同学校、单位之间读以时间、距离、重量等客观标准缺点成绩的体育项目,用通讯的方式进行的比赛。

4. 社会适应

【答案】社会适应是指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而改变,以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能否适应社会,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综合训练法

【答案】综合训练法是指把重复法、变换法、间歇法、竞赛法等结合起来运用的方法,它可以集诸法之长,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6. 变换训练法

【答案】变换训练法是指只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变换练习的负荷、动作组合,以及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

7. 重复训练法

【答案】重复训练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要素、结构及负荷数据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练习,而且练习间歇保证机能能力基本恢复后(心率110次/分以下),再进行下次联系的一种训练方法。 8. 直观性原则

【答案】直观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方式,发挥学生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认真参加练习,使其掌握体育卫生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

9. 间歇法

【答案】间歇法是指在一次(组)练习后,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进行下一次练习的一种方法。

10.负荷量

【答案】负荷量是指身体练习对有机体刺激的数量特征,是指有效练习总的时间、总的次数、总的距离、总的重量等。

二、简答题

11.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答案】未来的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在时空观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

a. 增强未来意识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观念。

b. 现代健康观念促使学校体育不仅重视与卫生保健相结合,而且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

c. 学校体育不仅注重自身的运动,而且要注意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在学生观层面,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学校体育的必然趋势是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热情、培养学生自发自主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

在活动观层面,对“体育运动”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运动”对人的作用不仅有显性的、直接的、即时的,还有隐性的、间接的和长期的。 (2)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学校体育的最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传递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运动,它绝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简单的肢体运动,不能只限于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必须肩负起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体育文化使命。

12.学前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和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继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为后续阶段的体育打下基础,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运动技能(包括生活和生存技能)的基础、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基础等。

针对学生的两个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要及时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干预。

(3)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如自我锻炼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等。

(4)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感悟和理解体育,还要求学生具有参与体育实践的各种能力和水平。

13.对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答案】(1)技术训练是指学习、掌握和提高专项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技术训练包括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将运动技术训练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即培养基本运动技术结构的初级阶段、进一步加工运动技术的中级阶段、运动技术运用自如的高级阶段。

(2)对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重视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技术训练要全面、实用、准确、熟练。

要注意形成个人技术特点。

强调基本技术训练,并注意与身体训练结合。

14.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课程的特点

可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在运动方面的爱好和需要的课程更容易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认同。

(2)外部环境特征

新的课程实施需要外部环境的理解和支持。

新闻媒体的宣传,可以扩大课程的影响。

家长、社区和社会团体的参与是课程实施的动力。

③国家、地方政府的支持可以使课程实施有强大的政治和经济保证。

(3)教师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

(4)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

组织与领导体育教师做好智力与心理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组织与领导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不仅要发挥领导的权威性作用,还要强调民主性。

15.联系实际谈谈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步骤和方法。

【答案】(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2)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安排